兰考,焦裕禄奋斗过的地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8月16日上午,“‘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采访团再次出发,从便民服务中心走到黄河湾风景区,从东坝头镇张庄村走到堌阳音乐小镇,深入了解焦裕禄事迹,实地感受今天的兰考面貌。
坐标:便民服务中心
打通最后一公里
“学习焦书记,一心为百姓。”走进兰考便民服务中心,左侧的标语映入眼帘。预约数、今日办结数、等待数、正在办理数……在这句标语的下面,一个电子屏幕详细展示着当日业务办理情况。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兰考便民服务中心“让数据多跑腿”,精心打造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投放乡镇智慧政务一体机,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目前,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首批引入了税务、公安、人社等7家单位的24台自助设备,包含税务发票领取、完税凭证领取、代开专用发票、社保卡领取、开具无房证明、开具临时身份证明、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车辆违章查询及缴费、办理护照申请表等34项业务。
坐标:黄河湾风景区
“荒滩”变“绿洲”
黄河兰考段是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呈“U”字形,因地势险要,素有“豆腐腰”之称。
曾经,这里有上百个风口、地下水位高、含碱量大,“风沙、内涝、盐碱”成为兰考数百年来的“三害”。
1962年冬天,焦裕禄来到这里,看到的是兰考遭遇“三害”最严重的时候。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干一场,总结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如今的黄河湾早已“荒滩”变“绿洲”,冬天,大批灰鹤、大雁、大鸨、大琵鹭、秋沙鸭等候鸟在此嬉水、觅食、停歇。大堤景观走廊、蒸汽小火车搭配着波澜壮阔的黄河湾风景,使此处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品牌。
坐标:东坝头镇张庄村
行走在“幸福路”上
东坝头镇张庄村,红砖黛瓦,绿意盎然,柏油路铺到家门口。行走在张庄村的“幸福路”上,记者发现,街道干净整洁,一片敞亮,两旁是村民自发开办的特色商品店铺。
这里不仅有桐花书馆、张庄戏院、黄河湾书画院,还建成了四面红旗馆、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民俗馆,已经发展成多元化的旅游景点。
谁又能想到多年前的张庄村,曾是有名的大风口,沙丘遍布,贫困凋敝。1963年,焦裕禄带领除三害工作队在该村查风口、追风源、寻找治沙办法,留下了宝贵的焦裕禄精神。
“多年来,张庄村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懈努力,让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村民也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幸福路’。”讲解人员介绍道。
坐标:堌阳音乐小镇
一棵泡桐“长”成一个大产业
琴瑟和鸣,余音袅袅。走进音乐小镇,传来一阵阵宛转悠扬的音乐声。
这里聚集了兰考县90%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古筝、古琴、琵琶、阮琴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各种民族乐器70万台,年产值18亿元。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琴的琴板是用种在村外的泡桐做的。
一个人,一棵树,一种精神,一个产业。
多年前,为了挡风压沙,时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决定在这里栽种泡桐。因为“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现如今,一棵泡桐“长”出了民族乐器产业,已经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记者手记
兰考:会它千顷澄碧
475天,焦裕禄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千顷澄碧的希望。
焦裕禄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兰考人民的心中,他的精神让兰考换了新天,并跨越时空,影响、激励、鼓舞、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2017年3月,兰考成功脱贫,成为河南省首个“摘帽”的贫困县。今天的兰考,遍地花草、绿树成荫、道路宽敞、高楼成群……正在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张欣慧 魏凯)
8月16日,是焦裕禄的生日。如果他还没有离开我们,今年就是100岁了。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为了让“争做新时代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人”共同价值理念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教育培训班,自8月2日起,分两批次组织人员前往大别山干部学院参与培训。
九曲黄河的最后一个弯,便是兰考县。资料显示,在截至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堤防决口高达1590多次,改道26次。由于地理原因,兰考县曾是典型的风沙盐碱地。
他是山村里走出来的少年,他经历了各种磨难,他用475天足迹踏遍兰考,他常说“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看见蚂蚁”,他最终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家风植初心,洛矿孕精神,兰考斗天地。42岁的生命,4张照片,却留下了代代相传的故事。英雄归去焦桐成雨,
今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焦裕禄同志身上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党建网微平台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
“说的是一九六二年,八月中秋月儿圆。满天星星乱眨眼,尉氏城电灯亮闪闪。从正南来了个骑车的,来到县委大门前。大门前下车一说话,原来是老焦下乡转回还。老焦的名字叫裕禄,老家在山东淄博县……”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理论研讨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郝源 摄 新华社郑州8月15日电(记者刘怀丕)8月15日上午,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兰考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新华社研究院、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当地干部群众代表、相
在泡桐旁,肩披外套、双手叉腰、面露笑意、目视远方——这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成为人民心中焦裕禄同志的经典形象。
【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兰考: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 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