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创新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现代化河南⑤

2022-12-03 21:02:30   来源:顶端新闻

编者按

近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决定》。顶端新闻、《党的生活》杂志联合策划推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专题,激发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张道明

河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提升乡衬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把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补齐融合短板,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注入新动力。

△夏邑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港湾智慧园区的空中草莓馆 图源:河南日报

聚焦产业兴旺,着力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构建布局合理、资源互补、绿色生态、高质高效、链条完整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

合理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城乡资源禀赋差异,取长补短,突出特色,坚持把资源型产品开发、农产品初加工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布局到广大农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完善小城镇联结城乡功能,打造特色产业现代园区,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示范功能。

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挖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村庄和精品线路。培育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业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融合,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

聚焦双向流动,着力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上下功夫

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人才、土地、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鼓励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城中村、城边村、村级工业园等连片开发区域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

持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中小城市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鼓励高素质人才“上山下乡”,培育更多乡土人才,解人才振兴瓶颈问题。

持续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城乡融合重大项目建设和后续经营。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乡村产业发展风险。

聚焦普惠共享,着力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下功夫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证。

乡村教育上,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和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医疗卫生上,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积极探索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

公共文化上,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积极建立文化结对帮扶机制,推动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

社会保障上,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建立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

聚焦共同富裕,着力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上下功夫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让农民小步快跑跟上共同富裕步伐,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的农村居民向高层次行业、高收入岗位转移就业,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就业质量和劳动报酬水平。

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等政策,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加快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计划,积极落实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托底网络,逐步降低农民社会保障性支出。

张道明∣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河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专家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文章关键词:城乡,乡村,农村,发展,农民 责编:邵恰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