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冰墩墩”“雪容融”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揭晓

2019-09-17 21:12:40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原创稿

  原标题:巴赫:吉祥物发布将是重要里程碑 点赞学生参与设计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姬烨 牛梦彤)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即将揭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发布吉祥物将是冬奥筹办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他对中小学生广泛参与设计吉祥物也表示称赞。

  “发布吉祥物将是(北京冬奥会)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人们对北京2022将有一个识别标识。我确信所有中国人,不仅是中国人,都会喜欢吉祥物。”巴赫说。

  16日,巴赫在京授予著名艺术家、“为奥运喝彩”艺术总顾问范扬顾拜旦奖章,他在颁奖仪式之后接受了采访。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于2018年8月8日面向全球征集。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同步征集和评审,也将同步发布。本次吉祥物征集活动共收到设计方案5816件。

  据透露,广大青少年也积极参与其中。据教育部门统计,有1500万中小学生参与了北京冬奥组委发起的“我心目中的冬奥吉祥物”设计活动。在所有初评作品的前十名中,有一件即出自小学生之手。

  对于学生参与设计吉祥物,巴赫表示非常棒,“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到年青一代对于奥运会的看法,以及他们如何热爱与拥抱奥运会,这很重要。因此(让学生参与设计)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发布。

  名字

  中文名字: 冰墩墩

  英文名字: Bing Dwen Dwen

  寓意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形象来源

  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核心创意

  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发布。

  名字

  中文名字:雪容融

  英文名字:Shuey Rhon Rhon

  寓意

  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

  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

  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

  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形象来源

  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 “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核心创意

  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墩墩”(左)、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墩墩”(左)、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张志强 赵欣悦 李雅文)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北京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出席发布仪式。

  活动现场,老工业遗存改造的现代化冰球馆内,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舞台上象征着冰雪色调的浅蓝色主背景板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的字样,让千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急切期待着吉祥物“千呼万唤始出来”。

  19时25分,韩正和巴赫,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苟仲文以及运动员和冰雪少年代表,一同开启装置,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精彩亮相。

  随后,蔡奇和河北省省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许勤,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张海迪以及残疾人运动员和冰雪少年代表,一起揭开了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面纱。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灯笼,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具有2000多年历史,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陈吉宁在发布仪式上致辞。他说:“在这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我们与大家相聚在首钢园区的冰球馆,共同见证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诞生。希望通过这一吉祥、喜庆的象征,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礼,也向全世界人民送去美好的祝福。”陈吉宁表示,吉祥物的诞生,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成果,凝聚着国内外众多民众和专家的智慧,体现了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两个吉祥物生动可爱、独特精致,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生动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切期盼、对全世界朋友的盛情邀约,形象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友谊、理解包容的奥林匹克精神,也热情表达了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巴赫表示,北京冬奥吉祥物集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特色于一身,一定会成为中国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杰出大使。他说,中国正在落实“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亿万中国人民充分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冬奥会之前,北京和周边地区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越来越多,供大众充分参与冬季运动,通过体育运动为中国人民传播快乐、带来健康,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正在逐步形成。

  发布仪式上,播放了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的致辞视频。帕森斯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是对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未来的期许,希望残奥运动员的超凡信念激励他们勇往直前。

  演艺界、体育界明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在仪式上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仪式中,穿插播放了精心制作的吉祥物宣传片。

  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领导崔述强、张建东、杨树安、徐建培、周长奎、韩子荣、靳伟、何江海、徐志军,以及国际奥委会、驻华使节、运动员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等约1600人参加活动。

  吉祥物是最显著、最受关注的奥运形象标识。北京冬奥组委在2018年8月8日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十周年纪念日活动上,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截至2018年10月31日,吉祥物征集活动共收到设计方案5816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均有征集作品提交。境外作品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经过中外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的精心评选、认真评议,由北京冬奥组委报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的确认,最终,由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和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团队精心设计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脱颖而出。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两个奥运会吉祥物同步征集设计,采用同一设计语言,这也是近年来几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通行做法。

  相关阅读:

  专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揭晓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记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发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发布

  巴赫:吉祥物发布将是重要里程碑 点赞学生参与设计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2019年9月17日,在首钢冰球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揭开面纱,两个吉祥物连接未来和传统,融合体育与文化,体现继承与创新,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完美结合。

  本次吉祥物征集活动,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验,经过专家评审、修改深化、社会评议、法律查重和审批等程序。每个环节都凝聚了业界专家、筹办人员、创作和修改团队等有关方面人士的智慧与心血,最终被永久地记录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

  冰墩墩、雪容融同时亮相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同步征集和评审,体现了“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样精彩”的承诺,也确保了两个奥运会吉祥物既有区别又能达到视觉形象的统一。

  两个吉祥物诠释了科技梦想与文化情怀。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表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过吉祥物的发布,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展现中国广大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对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期待,表达中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借力“征吉”普及奥运

  2018年8月8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周年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吉祥物全球征集时间为2018年8月8日至10月31日。为充分展现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理念,北京冬奥组委开展了多维度、多视角的征集推广活动。

  为了让更多孩子了解冬奥、爱上冬奥,北京冬奥组委联合教育部,于2018年9月开始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活动,利用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吉祥物征集专栏、美术课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动员中小学生参与吉祥物创作。

  据统计,全国超过4.5万所中小学校近150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该活动,体现了广大青少年对北京冬奥会的高度关注和高涨热情。

  与此同时,北京冬奥组委也充分动员专业设计机构广泛参与,先后赴北京、石家庄、上海、沈阳、长春、杭州、西安、广州等多地美术院校,向各省区市设计专业师生和设计机构进行专题宣讲。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举办冬奥吉祥物设计论坛,并联合国内10所著名美术学院发起“为2022冬奥设计”联合倡议。在2018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和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也进行了吉祥物征集推介活动。

  从2018年10月20日起,吉祥物全球征集设计方案开始进入为期10天的交稿阶段,中外应征者络绎不绝。

  吉祥物征集活动历时84天,共收到设计方案5816件。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均有征集作品提交。

  ——境外作品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

  ——在征集活动的投稿者中,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3岁。

  严谨评审找准方向

  按照能够代表国际和国内业界公认的专业水平,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形象景观、品牌管理、传播战略有深入的研究,了解青少年群体特点,具有丰富评审经验的原则,北京冬奥组委邀请国际、国内18名知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了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

  经过评委们推选,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涵盖了造型艺术、艺术理论、体育奥运、动漫影视、儿童文学等,具有广泛代表性和专业性。

  2019年1月7至8日,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全部吉祥物有效征集作品进行初评和复评。可容纳400人开会的首钢文馆,5816件应征作品整齐码放在上百张白底桌子上,每件作品都隐去应征者的姓名、单位,呈现给评委的只有作品本身。

  在这些作品中,有以动物为原型的麋鹿、熊猫、老虎等,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麒麟、灯笼、舞龙舞狮、长城、华表等,有突出冰雪元素的冰人、雪人,还有时尚、卡通类的各式造型。

  初评是整个评审工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意方向。通过不记名方式,评委从有效方案中选出100件,进入复评。在初评过程中,评委还有5票复议提名权,向其他评委介绍自己喜爱但没有被涵盖的作品,以此来最大限度确保优秀作品不被遗忘。而复评的主要任务是从100件中选出10件,提交给北京冬奥组委审议。

  经过初评和复评,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打分排序评选出10组候选设计方案。入选的吉祥物设计方案涵盖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汉字、动漫造型、生肖瑞兽、冰雪运动元素、互联网表情包、春节年俗图形等类别。其中,9组设计方案为专业设计机构和专业设计师投稿,1组设计方案为小学生投稿。而冰墩墩的部分修改设计也借鉴了这件小学生作品的灵感。

  蒋效愚表示,与2008年奥运会相比,这次吉祥物应征作品数量大大提升,反映出经过2008年奥运会洗礼,设计界对体育和奥运的了解和参与度有了很大提升,孩子们的作品也很多。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大背景下,吉祥物征集也是宣传普及冬奥的过程。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高级专家、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与2017年设计冬奥会徽对比说,吉祥物需要比会徽更强调设计、定位、延展和创新等各方面。而且如今吉祥物面对的孩子是“00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常宇表示,后续需要根据选出的方向进行大量修改工作。

  现代著名儿童作家、曾经参与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评审的郑渊洁说,吉祥物要有中国元素,也要让孩子喜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到如此多应征作品后非常震撼,“这是5000多个对于我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高度认同感。”

  瑞士洛桑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埃里克斯·乔治亚科普洛斯说,他看到设计的作品既有来自小孩的,也有来自专业机构的,这种多样性让他印象深刻。曾任里约奥组委特许经销、零售总监的西尔马拉·穆尔蒂尼指出,阐释吉祥物背后的故事很重要。

  冰墩墩渐次揭开

  在吉祥物评审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前十,这就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这一作品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

  2018年10月10日,冬奥组委宣讲团来到广州美院进行宣讲。虽然那时距离征集截止日期已经很近,广州美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当即表示,要举全校之力做好设计的征集工作。他们第一时间组建了吉祥物设计团队,同时明确了此次将以集体创作的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和署名。

  在初评和复评之后,2019年1月20日,北京冬奥组委主席办公会议指出,吉祥物设计方案的深化修改要突出冬奥元素、中国元素,造型要生动可爱、富有创意、被多数人认可。会议从10组吉祥物入选设计方案类别中,研究确定了深化修改类别。其中,冰糖葫芦方案位列其中。

  1月25日,冬奥组委遴选了10名吉祥物设计方案修改专家,正式组建吉祥物设计方案修改专家组,为每一组设计团队都提供指导建议。

  同一天,冬奥组委正式向广州美院设计团队发出邀请,要求团队对自己的入围作品进行修改。

  短暂开心过后,设计团队迎来的是长达7个月的漫长且高压的修改过程。从最初的冰糖葫芦,到最终的冰墩墩,他们进行的大大小小修改不计其数,草图上万张,相关文件累计超过100G。

  按照冬奥组委的要求,广州美院设计团队需要在年初九递交围绕这件作品的第一轮修改方案,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春节假期“泡汤”了。但大家没有怨言,正月初三早上八点半,全体成员准时出现在广美昌岗校区综合设计楼705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也成为接下来7个月,设计团队的主阵地。

  冰糖葫芦的创意正是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他说冰糖葫芦是他儿时对北京的记忆,而且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设计团队在元宵节前一天交出了第二份修改方案。经过短暂但又漫长的10天等待,新的修改意见是保留冰壳的创意,尝试围绕其他珍稀或特色动物展开设计。广美设计团队在冰壳里做了许多尝试,有鹿、虎、兔子,考虑到冬奥会正值春节,他们还设计了元宵、饺子等等。

  出于保密需要,每次递交修改方案,都需要团队成员从广州“人肉快递”到北京冬奥组委,有的成员往返北京近20次,有时为了提升效率,还要当天往返。广美设计团队负责人、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笑言,这7个月来京的次数已经超过他整个上半生来京的次数,“我原本最讨厌坐飞机,但现在已经习惯了,反倒是(冬奥组委)林老师几天不叫我来,我就难受。”

  曹雪说的林老师就是林存真,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设计者,如今她已经从中央美院调到冬奥组委,担任文化活动部高级专家。

  3月,修改专家组建议更加突出动物特征,进一步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并且提出了吉祥物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的建议,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立体化的深化修改方向。

  整个3月和4月,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形象的概念表达、角色造型、动作比例、装饰纹样、五官细节、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进行反复修改。

  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他们的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

  评委会主席蒋效愚解释说,选择动物作为吉祥物是冬奥会一个通行的做法,但选择在各种大型活动都担当过吉祥物的熊猫,相当于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选择熊猫确实有出人意料的感觉,但细想又在情理当中。”

  “你设计的熊猫要与以往不同,而且还要与冬奥会相匹配。”蒋效愚说,“虽然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有创新,就会有独特魅力。因为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本土的珍稀动物。国际上看到熊猫,就知道它代表中国,不用任何语言解释都会被认同。”

  从设计内行角度来讲,做熊猫则是把双刃剑,因为用熊猫的太多了,如何做出一个易于传播、可爱的、非传统的熊猫?

  为此,广美设计团队专门成立一个资料组,把能收集到的熊猫全部收集,每天都去比对分析,无论是在冬奥组委办公室,还是广美工作间,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熊猫。

  由于冰壳的创意一直被保留下来,设计团队发现这种带透明冰壳的熊猫,之前没人做过。但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

  “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老觉得这吉祥物少点什么东西,虽然有冰晶外壳,跟冰有直接关系,但怎么就和冬奥会密切联系在一起,怎么就说它是冬奥会吉祥物,不是别的活动的吉祥物呢?”林存真指出了当时遭遇的困境。

  由于迟迟无法突破,大家甚至一度怀疑这个方案是否可行。为了吉祥物,团队成员没少熬夜,在煎熬中过日子,也没少抱怨。可一旦难得地在交稿完等待消息的“安逸”时间中,又无比期待地想熬夜,用曹雪的话说:“我们还能熬说明我们还有希望,如果不让我们熬了,也就说明我们没戏了,所以,熬熬更健康。”

  果然,灵感就在这种等待和期盼中悄然而至。4月30日,广美设计团队又一次进驻冬奥组委。“那天大家一起探讨,突然有个想法说能不能把‘冰丝带’融进去?”林存真说,这一下“点醒”了大家,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一下有了未来感、科技感,又是“冰丝带”,又有冰晶外壳,而且是中国国宝,全球人都爱的动物,这样马上定位就很清晰了。

  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设计团队又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让“宇航熊猫”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

  “(加入‘冰丝带’之后)效果特别炫,跟之前完全不同,所以那是一个大突破,‘宇航熊猫’抛开了之前所有(熊猫)的内容和特色。那个时候,我们感觉要天亮了!”刘平云激动地说。

  突破瓶颈之后,团队朝着比较精确的方向进行小细节修改。在熊猫的掌心,为了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他们画了一个心形图案。此外,还借鉴了入围十强的中小学生作品中关于雪板图形的灵感,在熊猫的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5月,北京冬奥组委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听取吉祥物修改方案、社会评议情况以及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意见情况汇报。会议研究确定了4组候选方案。

  2019年7月初,广美团队得到进一步的指示,对之前并行的三个吉祥物造型设计做出取舍和侧重,专注冰壳熊猫的修改完善。

  广美团队与冬奥组委沟通,除了进京开会,更多是在电话或者网上,但因为保密,双方在非面对面沟通时只能用“暗号”交流,比如不能提“熊猫”二字,甚至连“黑眼圈”都不能说。

  随着冰壳熊猫的方案逐渐完善,起名字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冬奥组委广泛动员,借助许多“外脑”。有人可能没有看到吉祥物的样子,就告诉他们几个定位点。

  “当时外国人、小孩子都帮我们起名字,还有文学作者、艺术家等等,我们收到了几百个名字,在这几百个名字中来挑选适合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名字,其实是很难的工作。”林存真说,要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读起来都顺口、能理解,理念还要好,更重要的是过得了商标查重。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当时吉祥物的名字并没有被要求注册。但如今国际奥委会专门提出名字也需要注册。在起名的时候,两个字的名字就放弃了,因为很难过查重关。当时就说起三个或四个字的名字。

  冰壳熊猫的最初创意来自冰糖葫芦,“其实冰糖葫芦原来也叫糖墩儿,‘墩儿’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也特别亲切,像邻家小孩一样特别健康、活泼、可爱。”林存真说,“一有这想法以后,马上去网上查,结果没有重复的。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后来我们就改成了冰墩墩,也过了查重。”

  雪容融臻于至善

  与冰墩墩不同的是,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一开始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创意。这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

  这位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我最开始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设计了麋鹿形象,但截稿前三天,(产品设计专业)冯犇湲老师发现同学提交的作品多是以麋鹿为主,于是让我临时更换方案、重新设计,最后想出了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姜宇帆说,“这两个形象特别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也传递出喜庆的寓意。”

  在评审时,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被确定继续深化修改。当知道学校有作品进入前十之后,吉林艺术学院校长郭春方十分感慨。2018年9月21日冬奥组委来校宣讲之后,他迅速组织开展设计工作,如今,努力得到了回报,很欣慰。但专家们给的意见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保留“灯笼”这一角色属性外,整体形象设计都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 “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6月15日,吉艺设计团队收到了冬奥组委制作模型的新任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团队决定自行完成模型制作。于是,100多平米的工作室又变成了临时模型加工厂,3平米的阳台被改装成喷漆房,团队成员开始学习新本领,分别进行建模、抽壳、3D打印、打磨、喷漆等工作,每个人都身兼多职。

  接下来的7、8月,团队在冬奥组委专家组的指导下,又完成了表情包、运动形态、冬奥景观应用设计等诸多工作。“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后期应用,尽可能多的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矫强被团队成员昵称为哆啦A梦,虽然外表憨厚粗犷,但笔触却非常细腻,凡是有创意,他总能迅速勾勒出草图供大家讨论。

  矫强的孩子无人照看,他将女儿带到项目组度过了寒暑假。林存真回忆说:“有一次看到雪容融抱着雪人的表情包设计,非常可爱,后来才知道是大矫老师(矫强)做的,这与他本人的形象形成了反差萌,而大矫老师则说,在创作这个的时候,他想的是自己的女儿。”

  在给这件作品起名时,考虑到与冰墩墩对仗,采用了“雪”字对“冰”字,有“瑞雪兆丰年”之意,而灯笼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为了体现包容和交流,采用了“容”和“融”字。

  坚持到底终见花开

  在紧张修改的同时,2019年4月12日,北京冬奥组委邀请全国及北京市、河北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的代表,以及运动员、大中小学生和相关企业等社会各界代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议。各界代表对设计方案给予了积极评价,并提出了修改建议。修改专家组认真整理研究这些建议,对吉祥物设计方案多次组织集中研讨、集中修改,并分别征求了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意见。

  在吉祥物深化设计和修改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多次征求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意见。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从媒体传播、市场开发和形象景观等角度对设计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体现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平。

  7月10日,北京冬奥组委到北京崇文小学开展小学生“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喜爱度调查。在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条件下,北京崇文小学组织了1至5年级,约300名学生参加了投票活动。当时给孩子们提了三点要求:一定是你喜欢的、能代表中国的、喜庆的。

  最终确定的吉祥物,获得票数最高。其实,早在开展评审工作前,北京冬奥组委还就吉祥物的形象、数量、象征、性格、颜色等要素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

  在当时的调查中,近万份有效回收的样本选择动物形象的数据比例最高,占54.6%。在吉祥物数量的调查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分别选择1个的数据比例最高,占47%。在吉祥物颜色的调查中,选择中国传统色彩的数据比例最高,占53.3%。在吉祥物性格的调查中,选择活泼开朗性格的数据比例最高,占54.3%。在吉祥物象征性的调查中,选择团队协作、力量、灵敏、敏捷象征的数据比例都比较高。这些在最终的吉祥物中都有所体现。

  韩子荣表示,吉祥物的集体呈现,既吸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也吸取了网络、网民的倾向性意见。

  她特别感谢了孩子们对于吉祥物征集的积极参与。“最后入选的10件作品中,有小学生的作品,特别体现出小学生新颖的创意。最后呈现的这两个吉祥物,体现出的一些元素,也是借鉴了孩子们好的意见和建议。孩子们通过画吉祥物,来了解冬奥会的知识,了解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关知识,了解奥运精神,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为了‘中国梦’奋斗的精神,意义非凡。”

  在吉祥物商标查重方面,2019年6月初和7月初,北京冬奥组委委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分别对候选方案和吉祥物名字进行了查重。商标局反馈,从境内查重结果来看,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冬奥会吉祥物在商标注册的全部45个类别上未发现高度近似的商标;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冬残奥会吉祥物均未在查重样本中检索到近似商标。截至目前,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中英文名字均未发现相同或高度近似商标。

  6月下旬起,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对2组吉祥物候选方案启动国际查重工作。根据国际奥委会国际查重结果,未发现高度近似的商标,也未反映出重大法律和商业风险。

  8月,北京冬奥组委上报北京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吉祥物候选方案,确定了最终方案。与此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赴瑞士洛桑和德国波恩,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正式提交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方案。

  在评委会主席蒋效愚看来,冰墩墩用大家很熟悉但又有创新的熊猫形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敦厚、勤劳、和善的形象;同时,它又是面向未来、充满科技感的熊猫,展现中国面向未来的充分自信。而雪容融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拟人化艺术处理、加以冰雪点缀设计而来,2022年冬奥会正值春节,它代表着中国的喜庆、春节的文化特色;同时它本身能发光,寓意点亮心中希望之火,照亮梦想之途。

  吉祥物正式发布前夕,在北京冬奥组委联合泵站5楼办公室,广州美术学院书记谢昌晶和设计团队正式得到冬奥组委确认,他们提交的方案被选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宣布的那一刻,设计团队的成员无不流下眼泪。谢昌晶说:“我们代表了南方为咱们北京冬奥会做的一个特别的贡献。南方少见冰雪,他对冰雪运动更加渴望向往憧憬。我们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立建制的美术学校,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引领大湾区的美术设计发展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回望这段充实的岁月,曹雪不无感慨地说:“这个瞬间,就像过电影一样的,刹那之间,所有的不容易的感受全部涌到我的眼睛里面去了。”

  刘平云老师为了这个胖胖的吉祥物,2019年初以来瘦了十几斤,连原来束着个马尾辫的长头发都剃成了光头,留起了胡须。“我们之前也做过类似这样的吉祥物设计,一般来讲一周、一个月就搞定了。这个的话现在看来是满满的一个路程,不断地加压,不断地去推进、不断去修改,确实让我们整个身心受到很大的挑战。”

  同样,由吉林艺术学院校长郭春方率领的设计团队被告知,雪容融被确定为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时,郭春方和团队成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经历那么多的过程,方案跌宕起伏,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生难忘的历练。”郭春方说,“吉林人民热爱冰雪运动,期盼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我们吉艺人能为此做一份贡献,感到非常光荣。”

  初始创意提出者姜宇帆同学则说:“这次经历对于我未来的成长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感慨说:“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时候真的感到山穷水尽了,是领导和专家老师一次次鼓励,我们才坚持到最后。”

  或许是巧合,最终胜出的这两个方案,一个来自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一个是北方的吉林艺术学院。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表示,这种偶然中也存在必然。“这反映了全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和关注,也体现出冰雪运动不仅在北方地区深受喜爱,南方的民众对此同样也充满期待和热情。更充分说明通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正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和发展。”

  蒋效愚表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搭配和组合,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结合,也是冬奥组委和中国人民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赠送的一个珍贵的礼物,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结晶。”

  随着吉祥物正式亮相,人们最关心何时可以买到吉祥物。据悉,出于保密原因,在9月17日发布当天,吉祥物特许商品还无法上市。而在10月和11月的两个特许上新日(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即10月5日和11月2日),若干含有新创意、使用新材料、形象特别有趣的吉祥物特许商品将陆续推出。

  据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介绍,作为本次吉祥物征集的评委,他一直非常关注如何把精致的设计图稿转化成精致的吉祥物特许商品。冰墩墩的冰壳、雪容融的发光,都给特许商品提供了无限可能,相关特许商品将“有创新、有温度”, “等到看到我们的吉祥物特许商品,相信您会眼前一亮!”

  记者姬烨、季芳、汪涌、吴东、王梦

文章关键词:冬奥会,残奥会,糖墩儿,美昌,角色属性,透明冰,吉祥物设计,北京崇文小学,熊猫,北京奥运 责编:wangjianglong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近视神药”阿托品可逆转近视?2024年3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近视神药”阿托品可逆转近视?2024年3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