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杭州小伙胸痛一周看急诊拒绝手术离开:凭啥你说心梗就心梗

2021-06-27 08:01:42   来源:都市快报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程丹丹

  昨天,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赛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字里行间透露出强烈的无奈:

  

  事情是这样的,6月25日凌晨,20多岁的年轻小伙小刘(化名)捂着胸口,一边喊着痛,一边走进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急诊室。

  接诊医生迅速上前,听着小刘说到自己胸闷、胸痛,还冒冷汗,之前,这样的情况已经反复出现持续一周左右,医生立刻警觉起来,心里有了基本判断——心梗。

  医护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他进行了相关检查。很快,心电图明确诊断:下壁心梗,肌钙蛋白数值20多。

  “正常情况下,肌钙蛋白的数值是低于0.5,甚至是0.1的,只有在心肌细胞出现坏死以后才会出现数值上升的情况。并且,这个指标至少要在出现心肌细胞坏死后的两到三小时后才会出现上升。数值到达20多,我们推测时间可能已经在6小时以上。再结合其他的检查,患者的情况已经很明确,供应心肌的血管堵住了,心梗。”

  王赛英说,明确了问题所在,后续治疗其实很简单——尽快开通血管,恢复供血。拖的时间越长,坏死的心肌就越多,已经坏死的心肌是没法恢复了,只能尽可能多的挽救还没有坏死的心肌。

  

  急诊室的医生立刻找小刘进行术前谈话,等他签字后就准备进导管室进行血管开通。可小刘的反应却让所有人意外。

  “凭啥你们说心梗就心梗,你们说放支架就放支架?”小刘拒绝手术,撂下话,准备起身离开。

  医生见状,赶紧留住人,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

  “你现在可能感觉不严重,但是血管堵住了导致心脏缺血或断血之后,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最坏的可能就是猝死。”

  “还有,随着心肌坏死面积的增加,出现心衰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会威胁生命的!就算短期影响不大,从长远来看,心脏功能下降,会严重影响到以后的生活质量。你还这么年轻,不要拿未来开玩笑。”

  “不信我们说的不要紧,不然你百度看看?(作为专业医生,其实最不提倡患者通过网络乱找医生,以网络搜索结果当病情参考)查一查上面的很多医生是怎么说心梗的危害的。”

  医生们劝不住,打电话给医院总值班,总值班也赶下来劝。

  “我们真的没有夸张,也没有再吓你。实在不相信,不在我们这里做手术也不要紧,赶紧到其他医院看看也行,真的是为了你好。你甚至可以把我们说的再复述给其他医院的医生听,如果有任何一句话有故意吓你的意思,我们愿意为此承担法律责任的。”

  眼见小刘不为所动,急诊室的医生们仍然不愿放弃,找到小刘母亲的电话打了过去。没想到,小刘母亲的态度居然跟小刘出奇的一致——不做手术!

  觉得医生不让自己走是侵犯了人身自由,小刘报了警。而医生看到小刘报警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气愤,而是“太好了,至少警察还能帮我们一起劝劝!”

  果然,民警达到急诊室,了解情况后也开始劝小刘,但即使是这样,小刘依然不同意手术。最后,他签了字,离开了医院。

  几个小时后,医生们还是不放心,又拨通了小刘的电话。“你有没有去别的医院看过?赶紧去看看吧!”“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心肌细胞没办法再生的,坏死的细胞超过24小时基本就彻底坏死了。”

  小刘的话却让医生哑口无言。

  “听你这么说,心肌细胞已经坏死很多了?那我也不在乎让它再多死一些。”说完,小刘就挂了电话。

  就在刚才,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了王赛英,她表示,后来小刘也没再来医院,后续的情况不得而知。

  

  “我们已经尽了作为医生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患者坚持不手术,也不能强制他签字。只是很痛心又很无奈,为什么好好的年轻小伙子就这么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一回事。”

  王赛英提到,像小刘这样心梗却拒绝治疗的患者也不是个例,之前也遇到过,年纪轻年纪大的都有。一般来说,如果是老年人不听劝,医生就打电话给子女,老人一般都会更相信子女说的,但如果是年纪轻一点的,自我主张就强,比较难被劝动。就这个月,还遇见另外两个胸痛病人,也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心梗,不肯用急性期药物,也拒绝心电图复查,拒绝与家属联系及去其他医院再就诊。

  “心梗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医院接诊的年轻心梗患者也有不少。”王赛英说,年轻人心梗主要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运动少,饮食不规律还乱吃,熬夜,抽烟,酗酒等等,都可能使心脏受到影响。而对于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家族史的年轻人来说,就更应该注重定期体检,可大多数人往往都觉得自己还年轻,哪里会有问题。

  “发这条朋友圈,其实主要想表达两点。一方面是想提醒大家,尽可能意识到心脏问题的威胁,引起重视,有相关症状及早就医;另一方面,希望每一个病人都能相信科学,不要把自己拒绝在医学之外,别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王赛英说。

  延伸阅读

  房产总裁拒绝住院猝死 曾怒喷医生:老子钱还没花完 老天爷不收

  设想一下:当你来到医院,尤其是深夜时分来到急诊,医生告诉你病情危重,必须要立刻处理,甚至要手术、要住院,你会怎么想?

  你是会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安排呢,还是有着自己的主张?

  你是会觉得医生只是在吓唬自己呢,还是觉得医生有些小题大做了?

  你是会完全将自己的生命健康交给医生呢,还是会要考虑到自己的时间、经济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呢?

  从一个常人的角度来说,要问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面对疾病我们不可避免会有自己的想法,钱也真的要从我们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去,治疗的收益或风险也真真切切的要由我们自己来承担。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接诊自己的医生都只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能够托付性命的信任感。

  而且将没有症状当作没有病,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盲目自信、舆论中关于医疗的一些负面新闻等,都会让部分患者和或家属产生这样的疑虑:“这个医生是不是在吓唬我,是不是想坑我?”

  他们不仅会有这种想法,甚至在就诊过程中充满敌意和排斥感。

  这种现象很常见,说起来有些让人唏嘘,但换位思考的话倒也并非不能理解。

  但是,多巴胺有三句话却要不得不说:

  第一、当你身陷重病之时,当你即将被死神吞噬之际,最迫切希望你能走出困境的永远是你的主治医生,是你的主管护士。

  第二、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医务人员在疾病认知方面永远要比你自己更加专业,对死神的嗅觉也永远要比你更有警惕性。

  第三、虽然对接诊处置你的医务人员保持戒心无可厚非,但你要知道一味坚持己见,甚至刻意隐瞒隐藏病史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你自己的健康损耗。

  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话题?

  因为多巴胺在网上又看见了一则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这起悲剧里,病人在身陷鬼门关时医务人员明明已经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却又被他拒绝了。

  

  去世的是一位房地产界知名人士,他有着拼搏奋斗的传奇经历。

  1992年他来到深圳,摆过地摊、卖过保险、开过的士,后来几经创业一手打下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一路走来的不易也显而易见。

  可惜的是,这位房地产业的成功人士,却将自己的性命给丢了。

  

  从这条朋友圈信息可以看出:深夜十二点,他来到医院。

  检查后医生判断他病情危重建议住院,但是他拒绝了。

  具体病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他自己发出的朋友圈来看,应当是病情危重了。

  因为这条朋友圈里透出的信息是:“一进就说马上要住院、说不住院随时猝死、要我签拒绝住院声明。”

  这三点说明什么?

  说明了接诊医生第一时间发现了他的病情危重之处,说明了急诊医生提出了处置建议,说明了急诊医生因为患者不接受治疗意见而着急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病情危重不代表不能行动,不代表神志不清,不代表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

  有人可能会说:自己走进医院,自己还能签字,还能发朋友圈,算什么病情危重?

  除非是那些处于消耗状态的终末期病人,除非是那些突然严重意识障碍的病人,否则病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看上去和正常没有两样”。

  也有人可能会说:“病人不懂,难道你们医生也不懂吗?”

  我真想对着说这种风凉话的人吐上一口口水,然后扇几巴掌。医生既然已经让患者签字申明了,你当医生没有和患者做足够的解释?病人要走,你要医生跪在地上抱着他的腿哀求?

  还会有人说:“病人一定是遇到了困难,没有钱怎么看,医院看病又不免费!”

  我承认有人在看病时确实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但这却并不是全部。这个世界上永远治不好的病除了“穷病”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心病”!

  这位病人到底所患何病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二十四年没有进过医院,一进来就说马上要住院的字眼来看,他应当是罹患了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有可能随时导致猝死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二十四年没进过医院不代表没有病,完全有可能是某些症状都被病人有意无意忽视了。

  而那句:“医院还是不进好,吓我”更是佐证了他的认识中是对医疗存在一些误解的。

  可惜的是,他当时没有听从建议,并且最终导致了最不幸的结果。

  你再看他这条朋友圈的后半部分:“我厦门大学毕业的,老子钱还没有花完,事还没做完,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老天爷不收的。”

  这句话不仅是一个病人在焦虑或紧张状态下的心理活动,更是对自己当时做出决定的肯定。

  不是多巴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或许还在想着:我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没有那么好骗,不用这样吓唬我。

  总而言之,这条朋友圈信息的后半部分的潜台词便是:我有着自己的判断,我这么正常,我不会有事的,老天爷不会收我的。

  可是如今的结果呢?

  老天爷并没有因为他说的这些理由而眷顾他,依旧将他带离了这个人世间。

  说实话,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一名急诊医生,这位房地产界骄子的去世让我感到一丝难过和悲哀,而这种感觉经常发生。

  和那些因为消耗性疾病而处于终末期的人们相比,同那些已经耄耋之年卧床不起的老人们相比,这些年轻患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才是最让人不安和难过的。

  再设想一下:如果这位董事长当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不敢保证一定安全,好歹生命之忧的风险会下降吧,会得到及时的处置吧?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条朋友圈所透露出来的生死信息,也能证明出现这种结果的必然性。

  我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时常能够遇见类似的情况。

  来说一个去年冬天发生在急诊抢救室里的真实故事吧。

  一位四十岁的彪形大汉在饮酒打牌后突发胸闷不适,凌晨时分独自来到医院。

  对于这样的病人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完善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检查发现胸导联ST段异常,不得不考虑急性心肌梗死。

  我将这个考虑告诉了病人,躺在病床上衣服还没有整理好的病人却嘲笑道:“我就有点胸闷,你就告诉我心肌梗死了?”

  说实话,我看出来了他的不信任。

  但我还是劝说他进一步完善了心肌酶检查,在抢救室内有床边快速监测仪,2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心肌酶的结果也提示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均已明显升高。

  从病人的症状、心电图结果、心肌酶结果,和明显肥胖的状态来看,急性心肌梗死十之八九了。

  即使是在这些证据面前,病人依旧不相信,甚至继续嘲讽道:“你是在吓唬我吗?”

  “我吓唬你做什么?三更半夜我没事做吃饱了撑的吗?”虽然病人表现得非常不信任,但我肯定不能轻易放他离开,一旦出事不仅是责任的问题,更是一条性命。

  就这样软磨硬泡要求病人继续治疗,甚至也同上面这位医生一样要求患者必须签署拒绝治疗声明书。

  病人有些急了,放出狠话:“我现在走,你能拦着我吗?”

  他说的不错,我是拦不住他,我也没有权力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转头一想,我虽然不行,但却有人有这个能力。

  于是我说必须要征得其妻子同意,好在他的妻子不到十分钟便来到了医院。

  了解了情况后,这位妻子当着病人的面爆了粗口:“你想死不要连累我,你能自己治?”

  后来,这位病人被诊断明确,放了支架,康复出院。

  再来说一个发生在多年前的悲剧:

  有一位消化道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男性病人,记得年龄是六十多岁。

  当时因为呕血、心悸被家属送进医院,说是类似情况曾经发生过好几次。

  当时输血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体力也有所恢复,只等着办理住院手续了。

  但是,症状缓解后的患者却开始不配合起来了,他坚持要回家。

  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甚至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他的病情很危重,不要说回家,就是下床大小便也是被禁止的,必须要绝对卧床。

  病人要求回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就是因为他有过类似的情况,他认为这一次同样没有什么大问题。

  医生的话他不听,子女的话他更不听。 既然如此只能签字拍照,一切后果自负。

  果不其然,在病人离开医院不到一个小时后,再次被120送进医院。

  再次被送进抢救室时的病人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原来他在回家后因为突发呕血而倒在了门前,考虑存在呕吐窒息的可能。

  宣布死亡后,虽然家属并没有说什么,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悲剧不应该发生,最起码不应该过早地发生。

  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许多,比如有一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不愿放起搏器者,比如有一位血钾将近7.0却不愿意进入抢救室治疗者,比如一位动脉夹层腹痛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肾绞痛者……

  导致他们最终出现不良结局的根本原因都是他们在认为:我了解自己的身体,医生在大惊小怪,医生在吓唬我……

  最后,多巴胺想强调的是:希望大家通过逝者这条朋友圈吸取经验教训,切勿重蹈覆辙,老天爷收人时从来都是没有情面可讲的。

文章关键词:杭州,急诊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地铁沥滘站漏雨?广州地铁辟谣 地铁沥滘站漏雨?广州地铁辟谣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