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掀起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
这一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坚持高位统筹,强力推动落实,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为民服务解难题、成果转化促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
这一年,从初春到隆冬,重医附二院的党员干部们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找寻信仰之根、精神之魂,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强大力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这一年,医院党委聚焦中心工作、聚焦患者“急难愁盼”、聚焦师生民生实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宽仁惠民健康行动”中,专家做客“宽仁大讲堂”,为市民讲解健康知识。
聚焦关切更舒心
2021年3月5日,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一场关爱生殖健康的惠民健康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妇科、产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在内的多名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HPV筛查等服务。
这是重医附二院聚焦群众关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整合院内九大系统30个科室,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新组织开展“献礼建党100周年·宽仁惠民健康行动”大型活动的第一期。除了多个科室大型义诊外,每期还同步开设“宽仁大讲堂”和主题网络科普直播,线上线下为群众传递健康科普知识。
“活动既方便了到院求医患者,又兼顾考虑偏远区县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生的治疗,带去更丰富、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重医附二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表示,2021年,医院充分考虑新形势下的群众健康需求,以多种形式将科普知识和惠民服务送上门。线上常态化开设主题网络科普直播,原创健康科普视频“宽仁辟谣”“宽仁知识点”等760期,线下持续走进商圈、区县、乡镇、社区、企业推出“宽仁大讲堂”。
重医附二院通过官网等官方平台持续更新健康科普小视频。
转型服务更安心
“现在我每天需要吃的药和药费都少了,该怎么吃药也清楚了,要安心很多。”说起在重医附二院药学门诊就诊后的变化,75岁的姚大爷说。
到医院除了看病,往往还会开药。这些药怎么吃,分别有什么疗效?很多人忽视了药师的重要性。为让药师走出药房回归临床,重医附二院设立独立药学门诊,覆盖渝中和江南两个院区,8名临床药师坐诊,教患者“怎么吃药”。
党史学习教育中,重医附二院将药学门诊服务作为惠民措施之一,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上充分转型,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药物重整、用药教育及用药交代等药学技术门诊服务,推动从合理用药走向精准用药,构建医-药-护-技多学科诊疗模式,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重医附二院医护人员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
优化环境更暖心
2021年12月,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魁星楼新门诊投入试运行,为期三个月的“三减二免一陪”新门诊惠民服务同步启动。魁星楼新门诊大楼诊室数量增至120个,与过去相比提升了40%,单日门诊接待量可达8000余人次。
到医院看病,很多人只知道自己哪个部位不舒服,但具体挂哪个科室却不清楚。新门诊设计之初,医院就充分考虑方便患者就诊的需求,大楼按照器官系统角度集中设置融合病区,把一个器官可能发生的诸多疾病所属的门诊科室集中放在同一楼层,最大限度地节省患者就诊时间。
重医附二院宽敞明亮的新门诊内部设施。
此外,魁星楼新门诊还特别设计了9个直梯和一整套扶梯系统。其中9个直梯中除了有一个外科楼连同门诊的专用直梯外,其余8个直梯均为门诊楼内电梯。
这些,正是重医附二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持续在“用功学、用情讲、用心看、用力做”上下功夫,想在前、干在前,不断优化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医疗服务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