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省份援沪医疗队陆续进驻方舱医院
充实医疗力量 携手抗击疫情(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记者 邱超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目前,已有来自安徽、浙江、湖北、江苏等多个省份的医疗队进驻上海的多家方舱医院。援沪医疗队工作进展如何?新冠病毒感染者收治后的病情怎么样?医护人员如何开展治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尽锐出战护佑健康
在过去的24小时里,上海崇明花博会复兴馆方舱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舱院区院长陈明卫,只休息了不到4个小时。
“4月4日凌晨,我所在的方舱院区正式收治患者,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作为领队,陈明卫既要进入方舱医院内部查房、会诊,还要负责整个队伍的管理、协调、保障工作。陈明卫介绍:“从接到任务到接收病人,只有不到48小时。在安徽省援沪医疗队临时党委的领导下,我和团队定人定岗、明确职责,现场调研、敲定流程,还要做好院感防控培训、制定应急预案,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创造条件。”
“皖沪一家亲”。得知要派人支援上海,陈明卫向安医大一附院党委请缨,并带上了最精锐的骨干——160人的队伍。这支队伍由安医大一附院牵头,16家医院共同组建,包括120多名护士,20多名医生。许多医护人员参加过援鄂医疗工作,经验丰富,战斗力强,而且专门调集了6名院感防控专家,帮助方舱医院的医护、干警、保洁等工作人员做好专业培训。“我们还设置了多个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承担最苦最难的任务。”陈明卫说。
结合连日来在方舱医院的实践,陈明卫表示,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是完全正确的,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而且慢性基础病高发。奥密克戎并不是所谓的‘大号流感’,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一旦感染,就可能面临生命威胁。因此,我们要加强分级分类监测管理,尽快控制住疫情。”
“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和快速增长的感染人数,我们要坚定信心。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伟大抗疫精神的鼓舞,有来自全国各地援沪医疗队的鼎力支持,相信上海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陈明卫说。
在护理中倾注关爱
下午4点半,王丽萍才刚吃上几口泡面,这是她走出方舱医院后一顿简单的“午餐”。
王丽萍是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护士长,如今,她和1500多名浙江援沪医疗队员一起,奋战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全力为患者服务。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足见护理工作的重要。王丽萍所在的这支医疗队伍有150人,其中护士有119人。每组护士14人,要服务600多名患者。尽管大多是无症状感染者,但护理工作依然不轻松。每天,护士们人均走2万多步,脱下防护用具时,都能看到满身的汗水、红肿的耳根和留下深深压痕的鼻翼。“这是一场硬仗,我们做好了思想准备。”王丽萍说。
护理,不仅要关注身体,还体现在心理安抚上。“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感到焦虑,更需要我们及时关心,注重倾听。”王丽萍说,“有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入住后,不停地打电话。我们主动询问,得知他80多岁的老父亲留在家中,还患有癫痫,这让他十分担心。我们赶紧与他家所在社区取得联系,为他父亲提供帮助,消除他的后顾之忧。”
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用心,体现在浙江援沪医疗队工作的方方面面。“每名感染者进来之前,我们都要进行评估,了解病史等情况。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人民医院院长、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总领队葛明华介绍,医务人员在提供治疗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对感染者进行科普讲解,有效缓解大家的焦虑情绪,增强了信心。
据悉,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于3月30日受命组建并于3月31日晚组建完毕,4月1日晚开始分批驰援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总队由10支医疗队组成,共有队员1555名,其中医生258名,护士1220名。
注重发挥中医药作用
“头一天晚上赶往医院报到,准备物资,第二天一早6点就去火车站,直奔上海。”回想一周前出发时的场景,湖北省中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肖明中说,“两年前,是上海支援我们,现在我们必须顶上。”
4月6日,湖北医疗队接管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的医疗任务,肖明中和23名医院同事进入W1舱开展工作。“这里每个舱最大可容纳约1500个床位,目前已收治13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工作紧张有序。”
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情如何?肖明中介绍,方舱收治的主要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有些人表现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但病情总体稳定。
“相信医务人员,相信中医的作用。”这是方舱医院里经常听到的话。“你们是湖北来的?”刘先生刚来上海,一家人都不幸被感染,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担心病情加重,他急得几宿都没睡着。当看到肖明中的防护服上写着“湖北省中医院”,他放心了,“中医在抗击疫情中起了大作用,我相信您,这下我能睡个安心觉了。”
经历武汉抗疫,中医的突出作用被更多人熟知。如今,肖明中和同事们也在值班过程中尽力去实施多种中医疗法:“三方”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的使用;教患者按揉列缺穴、膻中穴,揉或者拍双侧肺俞穴治疗咳嗽;教新冠病毒感染者轻刮大椎穴治疗发热;带领大家练习“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疫情防控中,实践多次证明,中医药在加快阳性患者转阴,加强后续康复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和优势。“在武汉抗疫保卫战中,面对那么多危重症挑战,中西医协同作战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今,在上海的方舱医院,中医特色治疗更加成熟,我们会尽全力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有疗效、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帮助大家早日康复。”肖明中说。
【疫情防控进行时】河南支援上海医疗队进驻方舱医院
上海跨采中心方舱医院于4月3日正式开舱,由普陀区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利群医院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日常医疗工作。据了解,除了日常治疗外,方舱医院内,医生还会带着患者打太极。
日前,4座移动方舱实验室在上海市杨浦区投入使用,核酸日检测能力可达4万管,预计可使杨浦区检测能力提升三成以上。
据介绍,今天上午,中建三局一公司紧急驰援建设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3号馆方舱医院刚刚完成整体移交。3号馆总体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有床位3440张。
4月9日上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3号馆完工交付,医疗队入驻并开始接收患者。12时许,来自浦东的首批患者入驻馆内,待14个馆全部交付后可容纳5万名患者。
4月6日,由50家医院组成的湖北援沪医疗队,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牵头组队,分成三组管理浦东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1至W3舱。
8日下午,记者探访了建设中的上海目前最大方舱——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其面积约60万平方米,预计可提供50000张床位。
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于4月5日正式开舱,江苏援沪医疗队方舱队与华山医院医疗队共同接管方舱B2-1F等片区。4月5日23:50,医疗队迎来第一批12名患者,截至6日16:30,已收治无症状感染者1568名。
随着上海临港方舱医院5日晚开舱接收患者,来自江苏、浙江的医疗队与上海的医疗队联合进驻,开展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