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 反映了中国大学的自主性和勇气

2022-05-09 21:04:42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网传“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引发关注。8日,记者就网传信息进行了求证,从多个权威信源和知情人处得到证实。

多位知情人表示,对于“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一事,校方领导层已形成共识并做出决定。该决定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也将成为趋势。

其中,该校一有关领导透露,中国人民大学确已决定不再参加国际排名。而另一知情人表示,中国的知识体系已发展了数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最深厚的知识体系,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传统,创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维护中国教育主权和文化主权,“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退出所谓的‘国际大学排名’,反映了中国大学、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气”。

记者注意到,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有消息称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已陆续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就在4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南京大学校方明确,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而兰州大学一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该校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之前泰晤士曾专门联系学校,最终决定不参加。QS之前联系学校时,报过一年数据,后来应该没有再跟进。”

“大学排行榜”存争议 专家:理性看待莫被绑架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分析,对于以往的“世界大学排名”需两面性看待。一方面中国大学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在过去数十年中,通过国际交流和国际上的评价、评判体系排名,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取得长足进步。如近年来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北大,包括港大为代表,在全球的大学排名逐步向前,也证明了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反过来,虽然大家对排名认可,但其公允程度以及是否真正反映大学或学科的整体情况,还值得深思。此外,大学不仅是比学术科研,还要以社会责任感引导社会、开启民智、培养更多人才,这才是未来“双一流”高校或中国大学的发展之路。但这些在目前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可能没有一个完全的体现,因此对国际大学排名不能完全盲目相信,中国教育也需符合中国特色、体现出中国大学的内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大学排行榜性质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基本均是研究机构或媒体根据其自己对大学办学的理解设置的指标排名,因此它本身其实是对大学的一种社会评价。过去十多年来,很多高校存在着按照大学排行榜排名指标办学的问题。但这些指标和整体的排名体系一直存在争议,尤其世界大学排名需找到每一个大学可量化的共性指标和数据显性指标,如规模体量、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研究生比例、国际生比例等,这样一来就使得大家容易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重视规模而忽视内涵。尤其世界大学排行榜学术性指标可能要占到50%、60%以上,导致学校要提高排名就要增加规模体量、在数量上做文章,“功利”地做论文,这也是这几年我国大学存在的问题及被社会诟病之处。此外,也存在着过度重视排行榜问题。

熊丙奇说,有的大学排名提高了,但大家对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整体风气并不满意。因此,对于排行榜应理性看待,比如学校可根据一些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做决策参考,但不能围绕排行榜办学,变成“排行榜中的大学”,也不能把排行榜作为学校非常重要的办学成就加以宣传,更不要追名逐利、被排行榜绑架。“过于在意排行榜会导致排行榜机构排行乱象,反之排行榜机构为提高公信力,在指标设定和获取数据真实性时,会进一步做得更严谨,从而起到对办学更好的参考作用。”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说,世界大学排名,是各个举办单位根据自身设计的评判体系与指标权重测算并进行的一个排名,因此也各不相同,仅供有需要的人或者机构参考。一个有自主意识的大学与机构的声誉、实力与品牌影响力是长期形成的和综合性的,不会太过于注重某一排名榜单,更不会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中国有大学主动退出世界大学排名,说明了自主意识和主体自信的提升,会带动国内其他大学更加客观对待大学排名问题,这也反映出部分高校新的发展战略,以及教育改革中对自身发展与建设可持续性的更加重视。”

如何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对此,熊丙奇认为,要办成有特色的大学,首先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给大学更大的办学空间,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的。熊丙奇说,当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缺失,包括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存在很雷同的现象。但如果所有大学都是千校一面,就无法办出有个性的大学,更无法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力地位,因此近几年国家一直强调教育要推进“放管服”改革,给学校更大的设置专业、课程的自主权,这非常重要。

熊丙奇分析,目前看来,我国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存在着“拍脑袋”决策的问题。比如开设专业一哄而上,盲目追逐所谓热门,热门随后变成冷门,以及不少大学排行榜的排名提升其实是靠数量取胜,而数量的背后则产生两大问题,一是急功近利追求论文发表;二是出现大量垃圾论文,甚至学术不端、学术抄袭问题。因此,我国大学要进行现代治理,改革评价体系,要强化专业评价、质量评价,而非数量评价、行政评价,高等学院评价改革也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

此外,熊丙奇指出,不管什么大学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位,这是最重要的。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学未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排名靠前的大学靠论文发表提升,而存在着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办学空心化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办学,不能给学生完整的教育,更谈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办一流大学,首先是要培养一流人才,偏离了人才培养无法办出有特色的大学,也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我们现在要办自己的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就要真正解决现在制约我们办出这种大学的关键因素。

文章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大学,排名 责编:王江龙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编造“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等谣言,5人被警方行政处罚 编造“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等谣言,5人被警方行政处罚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