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长假将至,景区免门票后,“二次消费”如何跟上?

下载:

“十一”长假将至,不少景区继续实行免门票政策,有的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还将一些服务项目同步降价。业内人士表示,景区此举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旅游市场低迷,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和意愿。从长远看,景区应从“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

即日起至今年底,山东济源王屋山、五龙口等5家景区对济南人民免门票;今年12月31日前,福建武夷山主景区对全国人民免门票;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免门票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达56家,包括崂山风景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今年12月31日前,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张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区对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优惠……“十一”假期即将到来,不少知名景区继续实行免门票政策。

有的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还将一些服务项目同步降价。例如,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门票免费后,景区内的游览线观光巴士也由每人40元调整为20元,老年人价格仅为10元。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知名景区免门票,主要目的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旅游市场低迷,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和意愿。从实际情况看,这一举措确实发挥了作用,一些景区游客量有所增加。但从长远看,旅游业恢复一方面要靠疫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游客能安全有序流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增强“二次消费”,让景区产生更多附加值。

景区免费有利于增加客流量

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景区自今年6月1日实行免门票政策以来,客流量确实比之前有所增长。据报道,自免门票活动起,截至7月5日,崂山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8.7%。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有重点景区免费开放,首先是相关政策文件一再强调,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要下调,减少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旅游权利过程中的刚性成本支出。其次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重点景区或者标志性景区景点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和综合消费水平明显上升。虽然景区减免门票减少了当期收入,但从长远看,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扩大旅游消费具有积极意义。戴斌说,此外,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在过去两年多遭受巨大损失,特别是中远程旅游市场游客量锐减,地方政府希望尽快招揽游客,扩大综合消费,对热门景区景点降价免费已经成为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国内免费开放的景区中,比较早的是杭州西湖,自2002年起推行无门票制度后,西湖游客人数和综合旅游收入成倍增长。今年1月31日起,广西桂林5A级景区象鼻山也开始实行长期免费开放。据该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期迎来近几年最大客流量。

免门票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景区

不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指出,免门票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景区。

唐承财表示,从营收结构看,如果景区主要依靠门票经济来运营,免门票后,生存和发展可能面临很强的风险。但如果门票收入仅占景区营收的一小部分,免门票后,强大的客流量能带来其他环节消费的增长,基本不会影响景区的运营管理,在疫情期间尝试这种做法未尝不可。

“从游客角度看,知名景区免费开放是一种利好。但是,一张门票的减免是否能直接拉动游客出游,这种做法是否适合所有景区,值得商榷和长期关注。”唐承财说。

戴斌认为,从景区的性质看,降价、免费目前主要是自然和历史文化型的景区,特别是国有重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景区,而非诸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人造景区。

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表示,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景区已经逐渐告别“到此一游”的打卡时代,玩法和体验的打造是未来景区发展的必然,旅游经济也应从“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但免票与否,还需要根据景区自身的情况综合考量,“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缺一不可。

“二次消费”可让景区产生更多附加值

唐承财表示,减免门票及其他项目费用,对于刺激旅游业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他认为,当前制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一张景区门票,而是疫情给游客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他认为要提振旅游业信心,不仅要靠景区减免门票或者优惠旅游项目收费,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条件下,让游客能安全有序流动起来。

戴斌建议,加强景区分类管理,对于自然保护区、国家遗址公园等有财政拨款加以养护和维护的景区,可以在事业性质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营,通过增加“二次消费”带动周边消费,进而通过财政和税收方面的调节反哺景区。

戴斌表示,景区的免费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拉动当地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促进“二次消费”,同时拉动景区的“二次消费”,包括索道、车辆、小交通以及餐饮、购物、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此外,还有对景区IP的二次开发,包括旅游演艺和周边的商业设施的配套,以带动综合性消费。

“但是像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欢乐谷等主题公园和度假区,完全属于商业性质,所以不存在免不免票的问题,如何调节一、二次消费也是企业自身的策略问题。”戴斌说。

冯饶分析称,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依托西湖这一国内知名的景点,在周边开发的一系列吃、住、娱乐、休闲等综合消费项目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这其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景区本身知名度够高,能够形成IP效应;其次是景区周边具备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和基础配套,能够通过体验和玩法留住游客,带来成倍于门票的收益,这值得其他景区借鉴。

责编:李争

热点推荐

交警回应斑马线上装U型护栏

消费者称黄子韬卫生巾长度不够,合伙人:其他尺寸在调试

雷军刚刚发文!小米多位高管集体表态

广东一33岁男子疑因思念亡妻殉情,家属:确实已离世

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武民接受审查调查

金秀贤公司声明立场,将对恶意留言者和网络跟踪者提起诉讼

三河“禁色令”下,哪些招牌中招了

美大豆协会主席恳求特朗普结束关税战 “曾投票给特朗普”

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简历已从三河市政府网站撤下

交警回应斑马线上装U型护栏

消费者称黄子韬卫生巾长度不够,合伙人:其他尺寸在调试

雷军刚刚发文!小米多位高管集体表态

广东一33岁男子疑因思念亡妻殉情,家属:确实已离世

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武民接受审查调查

金秀贤公司声明立场,将对恶意留言者和网络跟踪者提起诉讼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烈士白永德安葬地成谜,七旬儿子盼圆父亲"归根"梦

  •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 郑州闹市“天屎之路”引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象·评论

别让“好评文化”绑架了你我丨中听

  • “不考公承诺书”:“筑坝截流”不如“开渠引水”丨中听
  • 做好孩子背后的人|小锋夜语
象·深度

潜伏的“EGF”丨大象深度

  • 从造神到塌房,网红名师收割的是分数还是智商税?丨大象深度
  • 致命“人生照片”:社交媒体时代的“出片”代价丨大象深度
  • 1.
    郑州闹市“天屎之路”引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 2.
    从检察官到5千万粉丝的失眠搭子,专访“听风的蚕”丨面孔
  • 3.
    大象早报|郑州高铁站“月票”上新;局地阵风11级!河南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事关“五险一金”!人社部门辟谣
  • 4.
    关于胡军、李明同志拟任职的公示
  • 5.
    大象早报|郑州日最高气温将接近35℃;五一假期购票日历来啦;石破茂:不准备向美做重大让步
  • 6.
    美国关税大棒下 中国外贸为什么依然行丨象北京
  • 7.
    回看:专家解读丨或面临死刑!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受刑事审判
  • 8.
    有编制!无笔试!郑州大学招聘500名工作人员
  • 9.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 10.
    【视频】刘宁王凯到巩义市襄城县调研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