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山东沿海“海货”旺季来临,有人连夜开车200公里赶海

2022-10-10 06:52:58   来源:极目新闻

10月8日,山东威海一海滩现大量海蛎子,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赶海。9日,美食博主薛女士称,每年国庆节前后是当地赶海的“旺季”,当天自己捡了十多斤,有人捡了好几麻袋带回家。此前,今年国庆节期间,山东烟台上千人赶海捞海肠、捡蟹虾,网友直呼场面太壮观。

“海货”旺季,有人连夜开车200公里赶海

公开资料显示,赶海是指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涨潮落潮的规律,在落潮时去露出海面的滩涂和礁石上,寻找各种海产品的活动。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去海边捡“海货”。

10月8日,威海市民赶海捡海蛎子

9日,薛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当天她和朋友一起去威海市那香海附近游玩,路过一片海滩时看到很多人拿着水桶去海边捡拾海蛎子,便加入了其中。捡得多的人还在旁边摆摊售卖,有人捡了好几麻袋直接开车带回家。

薛女士当天捡了10多斤,还买了一些,一起带回家,“有人直接敲碎海蛎子把肉带走,有人捡回去直接烧烤,去赶海的市民和游客满载而归,都很开心。”薛女士说。

赶海在当地很常见,国庆节前后是“旺季”。薛女士说,威海当地赶海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大风过后的几天是赶海的高峰期,“可能是一些养殖户的海产品被大风吹到了海边。”

据山东当地媒体报道,今年国庆节期间,很多游客到山东烟台感受赶海的乐趣。在烟台开发区、福山区,降温加上大风,大批硕大肥美的海肠被吹上岸,满地的泸沽虾、螃蟹,有人连夜开车200公里到这里赶海,上千人赶海捞海肠、捡蟹虾,网友直呼场面太壮观。

薛女士建议,赶海的时候,最好带上结实的手套,穿防水鞋,因为在徒手翻动石头的时候,许多石头上是有藤壶的坚硬外壳以及牡蛎的外壳,这些外壳边缘很锋利,很容易划伤手。另外,赶海时抓到小螃蟹、小鱼等生物,希望大家能够放生而不是带走。

赶海升级:海洋旅游向多业态迈进

10月8日,威海市民赶海捡海蛎子做烧烤

极目新闻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发现,关于赶海的旅游项目、旅游攻略不在少数。在山东,滨州、东营、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和威海是赶海的热门地点。

赶海成为沿海城市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打卡。薛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除了免费赶海的公共海滩,威海当地也有专门的赶海旅游项目,多数是私人承包的海滩,收费每人30元左右。

赶海旅游项目已不局限于简单的捡虾拾贝。公开资料显示,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部沿海刘家湾赶海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游客可以在退潮后在沙滩拾贝、推虾皮、挖海蟹、海贝等,还可以观日出、听涛赏月、观海潮,是日照最受欢迎的赶海地。

从赶海到邮轮旅游,海洋旅游向多业态迈进。据齐鲁网此前报道,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海洋旅游吸引了许多喜爱海钓、海洋探险以及海上运动的客群。而在烟台海阳,海洋旅游也开始朝着海岛度假养生、邮轮旅游、海洋运动旅游等多业态迈进。

文章关键词:赶海,旅游,薛女士,游客,山东 责编:张亚普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整治私设“景点”:让旅游环境更加安全有序

    前往“种草”的景点却发现被骗,被私设的“路卡”收取费用,因没有安全设施而遭遇危险……当前,新兴的小众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者们的“新宠”,但是遭遇了私设“景点”问题的游客却有苦难言。

  • 国庆长假“反向旅游”成潮流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近程旅游、都市休闲游分外活跃。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部分原生态、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小众景点、非著名旅游城市受到年轻游客大力追捧,“反向旅游”成为新潮流。

  • 国庆期间,郑州本地周边游受捧 宅酒店“躺游流派”成旅游主力军

    2022年国庆假期各地倡导居民“就地过节”。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主导国庆假期旅游市场。 受疫情多点散发和阴雨天气等影响,国庆黄金周河南全省共接待游客3995.85万人次,同比减少40.14%;旅游收入191.79亿元,同比减少40.50%

  • 深夜 这里挤满了“赶海”的人

    “大风过后必有货” 这几天 对于山东烟台的市民来说 记住这句俗语就能够享受赶海的快乐 一场大风过后 烟台多处海滩出现大量海鲜 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赶海 10月5日晚 烟台开发区海域海滩 沙滩上惊现大批硕大肥美的海肠 沙滩上、水里到处都是

慢新闻

ETC绑卡过期需重新验证?警方:别信! ETC绑卡过期需重新验证?警方:别信!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