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公务员招考热度不减,年轻人“考公”更看重什么?

下载:

这届年轻人赶考,看重的还是“安稳”和编制吗?

20余省份2023年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日前结束。多省份扩大公务员招录计划,招录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和基层一线进一步倾斜。梳理近年来招录和报名情况可见,公务员考试热度高居不下,国考、省考连年扩招,报名人数不断增长。

“公考热”如今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届年轻人赶考,看重的还是“安稳”和编制吗?

走上“考公”之路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消息,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18.7%。这也是国考招录连续第四年扩招。

陈锦是这百万“考公大军”中的一员。

她今年27岁,2022年6月在武汉一所双非一本院校拿到了研究生毕业证书。此前,陈锦已经参加了2022年国考、湖北省省考和武汉市的事业编考试。

考试接连失利,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不少都已就业,工作没有着落的她不免有些焦虑。父母劝她不如继续备战公考,“毕竟,这份工作各方面还是比较稳定的。”父母说。

思考再三,陈锦决定脱产备考,走上2023公务员赴考之路。新闻学专业出身的她,选择了武汉某海事局的基层岗位,“去年是应届生,报的岗位是税务局的,岗位多但是竞争激烈。今年这个岗位和专业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竞争较小,报考限制也少。”

1月8日,2023年国考开考,陈锦再次坐上国考考场。这一年有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78.3%,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

对于竞争比,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向中新网表示,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就业相对较难,考生越来越珍惜考试机会。“如果说从前的许多考生备考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那现在则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因而更全力以赴地进行备考。”

从地方招录来看,2023年多地省考也有扩招。其中,甘肃2023年计划招录4249名,较2022年增长约79.7%。

兰州的考生魏木南结束了2022年12月底的研究生考试,就准备在2月25日再上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考场。25岁的她已参加了三次考研,一次省考和一次事业编考试。

魏木南记得,在考研结束那天下午,随着视觉艺术的专业课考试结束铃声响起,魏木南就知道,自己这次可能又要遭遇“滑铁卢”了。

“考的时候就觉得发挥不好。所以接下来的重心还是就业吧,省考和事业编都再试一次。”魏木南准备报考兰州市某单位的基层行政岗和事业单位的网络广播电视岗。

为什么选择考公?

在专家看来,魏木南的选择不无道理。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认为,近年来无论是国考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在扩招,尤其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有诸多利好,同时竞争也比较激烈。加上考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也会考公、考研多手准备。

选择再次加入公考大军之前,陈锦了解了近年来招录的变化与政策,也反复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她熬夜读过一些讲述相关工作的书籍,浏览过许多篇公务员话题的帖子,想要了解公务员的工作究竟什么样。

“我参加了这么多政策性岗位的考试,和专业、理想关系都不大,那我是不是只是为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呢?”陈锦说。

31岁的马扬在2014年离开大学校园,在更换了多个工作之后,他还是选择继续试试公考,求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正式工作之后,他说:“其实这份工作和其他岗位没有什么太大不同,有人奋斗也有人懈怠。相较而言,公务员具体工作要求更细,基层岗位面对的社会情况也比较多样。”

刘有珍也指出,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虽然不断扩招,但从招录公告来看,各层级单位对人岗匹配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细化了专业要求。

对于大学生毕业后是否应该选择考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向中新网表示,考生在选择之前,应该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具体单位或岗位的环境,同时思考这份工作是否能够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期望。

“公务员所处的是一个复杂的行政系统,在不同地区、类型和不同层级党政机关中工作的公务员的工作要求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实际上差别很大。”刘昕指出,事实上公务员工作较为繁杂,一些突发情况应对起来并不轻松。

现在的考生,选择公务员看重的是什么?

谈及原本的理想职业,陈锦说,自己儿时起就对大自然的动植物很感兴趣, “刚毕业的时候,家里有位阿姨问我想去哪里工作,我就开玩笑地说动物园或者农场,她听完就笑了。因为没有具体的规划,了解的也不深入,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在了解更多公务员岗位情况后,陈锦则认为这份工作或许可以成为锻炼自己的机会。

“公务员是对接群众和政府的一线联络员,工作确实会比较繁杂,但对于我这样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份生活的肥料,能够帮助我更深入了解社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希望在考上公务员之后不断提升自己,将基层工作的经历作为素材,帮助她进一步了解更多领域的情况。

钱玉英也指出,从前,固定编制和薪资待遇是多数考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时考虑的两大因素。现在,随着全国公务员福利待遇、管理模式等改革,部分岗位可能由终身制变为合同制。

“所以,现在的考生看重的不仅是安稳,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与职业发展前景。”钱玉英说。

责编:王浩

热点推荐

IMF总裁:美实际关税税率已达几代人都没见过的水平

美法官裁定:谷歌非法垄断数字广告市场

62岁奶奶1比1还原“太乙真猪” 从管理员到“网红”裁缝

民调:韩国大选热门人选中李在明支持率领跑

美国一退伍军人持刀劫机,刺伤3人后被乘客开枪击中

国家医保局:按病种付费基本实现全覆盖

“1男2女办婚礼”事件男子承认炒作 妇联:正进一步核实

20万+岗位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新5场招聘会

号称“民间秘方”实为“三无”药粉 百万元假药如何流向全国

IMF总裁:美实际关税税率已达几代人都没见过的水平

美法官裁定:谷歌非法垄断数字广告市场

62岁奶奶1比1还原“太乙真猪” 从管理员到“网红”裁缝

民调:韩国大选热门人选中李在明支持率领跑

美国一退伍军人持刀劫机,刺伤3人后被乘客开枪击中

国家医保局:按病种付费基本实现全覆盖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数百人狂热“刷单”图返利 群主“养鱼式”收割卷走790万

  • 烈士白永德安葬地成谜,七旬儿子盼圆父亲"归根"梦
  •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象·评论

“牛马”广告招聘?品牌玩梗不如专注品质丨中听

  • 员工用完清理下水道,餐饮岂能有“脏活儿”?丨追问
  • 镜头还没对准风景,先盯上了别人的隐私?丨追问
象·深度

潜伏的“EGF”丨大象深度

  • 从造神到塌房,网红名师收割的是分数还是智商税?丨大象深度
  • 致命“人生照片”:社交媒体时代的“出片”代价丨大象深度
  • 1.
    大象早报|官方辟谣“郑州将禁止早晚遛狗”;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今日开抢;中方回应美对华加征245%关税
  • 2.
    大象早报|大反转!河南将迎雷暴大风、大雨;油价迎三年来最大跌幅;特朗普称美乌矿产协议24日签署
  • 3.
    直播:人间四月天 洛阳牡丹成为春日顶流
  • 4.
    回放:《唐宫夜宴》虚拟现实电影亮相北影节 新亮点更沉浸
  • 5.
    大风又来了?本周河南将迎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 6.
    强降水+雷暴大风!河南43个大风预警生效中,下班快回家
  • 7.
    河南两地纪委监委通报
  • 8.
    局部可达10级!河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9.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虚字001号龙标正式花落河南台
  • 10.
    《河南新闻联播》2025.04.16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