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甲流抗原”搜索热度高达数百万,价格也比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高出不少,达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简称。随着近期感染比例的上升,甲流病毒检测需求旺盛。那么,甲流抗原检测准吗?为什么会比新冠抗原贵?需要提前囤货吗?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3月17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抗原检测后可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南、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仍处于高位,个别省份出现下降。”3月16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周报显示,当前流行株呈现甲流病毒H1N1亚型为主,H3N2亚型共同流行的特点,且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敏感”意味着病毒一直未产生耐药性,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仍然有效。
“对抗病毒感染,治疗时机的把握十分关键。”高福表示,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转重症几率。
可见,在有症状48小时内分辨是否感染了甲流,之后用药阻断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释放,能够有效对抗病毒。
那么,同样是发热、咳嗽、乏力,如何分辨是否感染了甲流病毒呢?
“在实际中可以发现,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的1周之内排毒量比较高,这个时间检出率较高。具体而言,如果感染了甲流病毒,在出现症状第二天或发烧时就可以检测出来。”高福表示,因此,开展抗原检测有助于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抗原检测甲流病毒,准确性如何?
由于兼具无需实验室设备、操作简便、出结果快等优点,抗原检测非常适合自检。那么,为什么甲流抗原试剂盒能测出病毒,这种检测方法准确性如何?
“抗原检测基于抗原、抗体‘匹配’的原理。甲流病毒上有一段特有的蛋白非常保守,学界跟踪了几十年发现这一段即便在甲流病毒家族内不同的亚型上也非常相似。”高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它就是可以用来识别“甲流”身份的NP蛋白(核蛋白)。一旦检测试剂中的有效成分匹配上这段蛋白发出信号,就报告为“阳性”。有的试剂盒也检测甲流病毒的M蛋白(基质蛋白),但总体以检测NP蛋白为主。
“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荧光法,这类初步诊断有助于快速实施抗病毒治疗。”高福表示,但其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甲流抗原试剂盒成本更高吗?
“相较而言,抗原检测的两种方法中,免疫荧光法需要对目标蛋白(NP蛋白)的抗体进行包被,制造成本比胶体金法的试剂盒高。”高福回应科技日报时表示,但针对新冠抗原和甲流抗原检测来说,两种方法的工艺和成本都是相似的。
一般而言,用“快检条”检测的是胶体金法,而酶联免疫荧光法的试剂盒多由实验室专业人员使用。电商平台能够购买到的流感抗原检测试剂盒多为胶体金法。
科技日报记者搜索电商平台看到,甲流抗原检测试剂盒费用大约为30元,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费用约为3至5元。高福解释:“两者的工艺和成本相似,目前出现价格差异可能是由于甲流试剂盒市场相对较小,厂家生产量少,成本分摊比较高,也可能是市场上同类产品少,价格没有充分竞争。所以,开放的市场竞争和广泛推广使用可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降低价格。”
科技日报记者以“流感”为关键词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检索了属于医疗器械类别中的已上市检测试剂。发现北京万泰、广州万孚、杭州艾博等企业均有甲流抗原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在“结构及组成/主要组成成分”一栏可看出,一个完整的检测试剂盒基本由“管、液、卡”组成,“管”用于溶解,“液”是缓冲液、保留抗原活性,测试卡上承载了“人工合成的抗体”探查病毒特定蛋白。从试剂盒的结构和成分来看,其组成与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差异不大。
“甲流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在症状出现后,结合可能与感染源接触的几率来使用。在没有症状时无需进行检测。因此,一般公众无需囤货。”高福指出,“囤货”的初衷可能是想比病毒先行一步,但归根结底,试剂盒的作用只是发现病毒,不能“拦住”病毒。要想提前对病毒设防,最切实有效的做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增强甲流病毒抵抗力。
大河报
极目新闻
九派新闻
3月16日,“女大学生边读书边创业营收1800万”登上热搜。
3月15日,云南边检总站普洱支队通报,近日该支队公信边境派出所在开展边境巡逻时,随巡警犬“云一”在巡逻途中及时示警,协助移民管理警察查获冰毒12.47公斤。 当日18时许,该所移民管理警察与警犬“云一”一同在边境一线,开展边境治安巡逻,途经
3月15日,根据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近日辽宁一高校有学生反映,男老师突击性检查女寝室,随意打开寝室门,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学校工作人员称,不存在突击检查,每次都会提前告知。 3月14日,有学生反映,辽宁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男老
3月15日,郭女士(化名)称自己在云南入住酒店期间遭毒蛇咬伤,找酒店索赔后续治疗费未果。酒店方工作人员认为,不该由酒店方承担全部责任,具体情况鉴定可以让第三方部门来主持,“该我们承担的我们不会逃避。”
3月15日,据百姓关注报道,3月14日,江苏南京一乘客在地铁上喝牛奶,乘务人员发现后当场向其开具了罚单,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网友们看法不一。有网友表示,“地铁上不是一直规定不能吃喝吗?”“很正常啊!”“我觉得无可厚非!” 但也有网友认为
近日,湖南省武冈市马坪乡石地村,修路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挖掘出一块形似龙爪的石头,表面似覆盖着“鳞片”,引发当地群众和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纷纷前往当地打卡。3月15日,当地村委会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经过武冈市文物保护部门初步勘探,“龙爪”
广东人都吃过的咸菜可能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