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一孩家庭是否应该纳入补贴?看多地育儿补贴政策

下载:

目前,哈尔滨、济南等大多数城市集中在二孩、三孩家庭,少数城市如深圳、温州在征求意见中均将一孩家庭纳入。

近期,多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如4月12日,《哈尔滨市育儿补贴发放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挂网公开,哈尔滨拟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家庭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三孩及以上家庭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该子女满3周岁止。

沈阳市卫健委等部门也于4月11日出台了《沈阳市发放三孩育儿补贴实施方案(试行)》,沈阳将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每月发放500元三孩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据报道,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各地陆续比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出台地方性“实施方案“,育儿补贴正成为地方政府为支持生育而采取的普惠性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四川省攀枝花市、山东省济南市、甘肃省临泽县、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黑龙江省、云南省等10多个行政区,明确或正在制定育儿补贴政策。

育儿补贴一类的公共政策在部分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但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具体举措的不同,将对政策效果造成影响。

  戴媛媛 制图

首先,如何看待育儿补贴的孩次差异?

目前,哈尔滨、济南等大多数城市集中在二孩、三孩家庭,少数城市如深圳、温州在征求意见中均将一孩家庭纳入。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对媒体分析,从实际的生育情况来看,三孩数量本来就少,占比很低。年轻群体对生育一孩的愿望本身都不太强烈,因此鼓励生育工作的重点应该从一孩生育开始。一孩生育才是“基本盘”,发放生育补贴、鼓励生育应该不分孩次,才能达到巩固“基本盘”的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提交了《关于重视一孩生育支持的建议》,呼吁“重视一孩”。贺丹分析,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将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其次,育儿补贴对鼓励生育的效果如何?

2021年7月,攀枝花在全国率先推出为生二孩、三孩的户籍家庭发放育儿补贴金政策,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到孩子3岁。2022年10月,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忠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政策实施一年来,全市出生人口数量较政策实施前一年增长了1.62%,其中,能够直接体现政策实施效果的二孩出生增长了5.58%;三孩出生增长了168.40%。育儿补贴金政策推行期间,群众的生育积极性有所提高,政策实施初步显示成效。

对育儿补贴,各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民众声音方面,2022年初,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制作了《浙江省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这份问卷设置的问题中有一项为“假设政府每个月给生二孩/三孩补贴1000元(自出生后至3岁),您是否愿意生育二孩/三孩?”对此,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提到补贴力度不大,连奶粉钱都不够,1000元对养育成本来说是杯水车薪。

在学者角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主任杨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单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很难达到鼓励生育的作用,还需要托育服务、家庭津贴等等一系列组合拳一起发力,才能使政策效果更为明显。目前许多地方在探索各自生育支持政策,效果如何需要3年才能显现。

进一步看,生育补贴政策普惠性如何?同等生育情况下(比如都是三孩),城市里哪些人可以享受、哪些人不能享受?

当下,多地生育支持政策仅适用于城市里的一部分人群,例如沈阳的三孩育儿补贴仅限本地户籍。然而,据《人口与经济》(2022年第6期)刊发的一项研究论文《孩子养育成本与福利补偿:基于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视角》,流动人口家庭由于无法享受当地福利,育儿成本比普通家庭更高。可考虑对流动人口应当给予更高的补贴力度, 促进城市基本福利普及。

除了流动人口,生育支持政策需关注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相对其他家庭,低收入家庭面临更大的经济限制,从而抑制生育。《人口学刊》(2021年第6期)中的《国外生育支持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一文显示:许多国家的生育激励政策都注重从低收入家庭入手,英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确保生育补助金”,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获得一次性 500 英镑的经济支持。美国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单亲家庭提供了一系列生育支持,包括生育现金补贴、托育服务、就业培训等。

育儿补贴政策自2021年攀枝花首推以来,已在中国推进了近2年时间,补贴力度、补贴形式、补贴范围等细节仍需不断完善。如何将政策惠及到更多的人群?这需要兼顾城乡,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比如从实践可行性上考虑,可否首先将常住人口纳入补贴范围?

并且,现金补助的模式在短期内可能起到直接的效果,但长远来看,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生育意愿仍需将现金补助政策与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产假制度等系列举措组合实施,从根本上构建生育支持政策环境、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更是长久之计。 

责编:李争

热点推荐

男子开迈巴赫顿顿吃10多块外卖,计划将豪车拆解销售被刑拘

《流浪地球3》终于开拍了,但离上映还有662天

游客称泼水节有人强拉车门呲水 居民:当地人一般不会这样做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贴纸一撕 直戳特朗普肺管子 商店里上演“手动P图”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男子开迈巴赫顿顿吃10多块外卖 5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睡觉一个细节不注意,影响心血管还容易变胖

女子跟着国家卫健委食谱减肥,营养均衡,5天瘦8斤!

男子开迈巴赫顿顿吃10多块外卖,计划将豪车拆解销售被刑拘

《流浪地球3》终于开拍了,但离上映还有662天

游客称泼水节有人强拉车门呲水 居民:当地人一般不会这样做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贴纸一撕 直戳特朗普肺管子 商店里上演“手动P图”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烈士白永德安葬地成谜,七旬儿子盼圆父亲"归根"梦

  •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 郑州闹市“天屎之路”引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象·评论

做好孩子背后的人|小锋夜语

  • 追问丨任教31年临退休遭解聘,程序正义何在?
  • 中听丨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畸形审美该管管了
象·深度

潜伏的“EGF”丨大象深度

  • 从造神到塌房,网红名师收割的是分数还是智商税?丨大象深度
  • 致命“人生照片”:社交媒体时代的“出片”代价丨大象深度
  • 1.
    郑州闹市“天屎之路”引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 2.
    从检察官到5千万粉丝的失眠搭子,专访“听风的蚕”丨面孔
  • 3.
    大象早报|郑州高铁站“月票”上新;局地阵风11级!河南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事关“五险一金”!人社部门辟谣
  • 4.
    关于胡军、李明同志拟任职的公示
  • 5.
    美国关税大棒下 中国外贸为什么依然行丨象北京
  • 6.
    大象早报|郑州日最高气温将接近35℃;五一假期购票日历来啦;石破茂:不准备向美做重大让步
  • 7.
    回看:专家解读丨或面临死刑!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受刑事审判
  • 8.
    有编制!无笔试!郑州大学招聘500名工作人员
  • 9.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 10.
    【视频】刘宁王凯到巩义市襄城县调研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