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东西问丨于运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

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2021年,中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面临哪些挑战?中国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实践路径?中国迈向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带来了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世界发展繁荣?

日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智库报告《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的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深入解读报告,解答以上问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面临哪些挑战?

于运全:减贫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中国,乡村建设贯穿减贫治理工作始终。当前,中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然而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农村脱贫人口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寡人群等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不仅自身经济发展能力薄弱,往往还存在家庭经济保障困难等问题,面对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故等情况,将长期存在返贫致贫的潜在风险。

其次,中国仍面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脱贫后,西部乡村地区的发展基础、起步速度、延展深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和转移支付的倾斜。如何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成为新的挑战。

此外,解决相对贫困是当前的主要课题。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要求更高、对象范围更广、致贫原因更复杂、动态性更强。而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鸿沟成为加深贫困的原因之一,解决农村相对贫困又出现新的压力。

中新社记者: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实践路径?已取得哪些成效?

于运全:中国减贫治理事业的稳步推进,不仅得益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广阔机遇,更有赖于中国政府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统筹规划。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实施连续稳定的政策措施,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构筑有力保障,形成了适合国情的“DREAM”实践模式,即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 Poverty Prevention)、乡村特色产业支持(Rural Industry Support)、东西部协作(East-West Paired Assistance)、搬迁居民社会融入(Assimilation of Relocated Residents)、乡村治理现代化(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防返贫动态监测巩固减贫成果。中国通过低收入农村居民自主申报信息、农村基层干部精细化上门排查等方式,形成了镇、村、组全覆盖的监测网格体系。2022年,65.3%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系统性、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出现。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资源向乡村流入。截至目前,中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形成了两至三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已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东西部协作形成区域优势互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实施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增强区域间减贫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2022年,东部省份引导2633家企业到西部协作地区投资,采购或助销协作地区农产品954.5亿元。

搬迁居民社会融入有序落实。中国各地搬迁安置区域已配套建成教育、医疗、产业等各类设施,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搬迁,群众就业规模达459.4万人,实现了扶贫搬迁向可持续性搬迁安置的有序过渡衔接。

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扎实推进。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中国以高效有力的体制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广泛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乡村在产业布局、居住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健康良性发展。

中新社记者: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如何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力量?

于运全:联合国数据显示,2022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预计增加7500万至9500万。面对严峻形势,中国政府深度参与全球减贫治理。中国始终坚持在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的顶层设计下,广泛开展国际减贫治理合作,同时深化包容普惠发展的区域协作。

2009年以来,中国已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1.3亿美元,实施25个南南合作项目,派出300多名专家在项目东道国传授农业技术和减贫经验。中国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打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减贫梗阻,畅通平衡性协调性发展的通道。世界银行研究报告预测,“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中国减贫经验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应用合作,为其他国家的减贫事业提供实在的帮助。

中国通过产业减贫的治理模式,赋予贫困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加速贫困人口再生产能力的恢复与提高,验证了“参与式”减贫是摆脱贫困的一剂良药。中国在国际减贫合作中,也延续了同样的治理逻辑。近年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产业合作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包括向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发展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产业项目,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

中国的减贫实践还表明,教育和技能培训对消除贫困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提高贫困边缘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进而获得就业机会,最终脱离贫困。202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帮助东非国家培养数字技术、农业、能源、航运等当地支柱性产业的技术骨干。同时,陆续实施“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等项目,为发展中国家的教师群体提供短期进修及获得本硕博学历的学习机会,为国际社会培养减贫急需人才。

中新社记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世界发展繁荣?

于运全: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使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在实现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了社会稳定有序,并且不断提升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水平,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与正能量。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全新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近1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和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新的指南。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贫穷与动荡、追求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减贫、绿色发展、整体经济增长以及全社会稳定发展等诸多关键领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现代化模式,破解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难题。

未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不断彰显的同时,中国实践、中国智慧、中国经验的底色也将愈发深刻,以新的探索、新的路径达成新的实践成果,将在全球经济发展、减贫事业、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完)

受访者简介:

于运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主编,《当代中国与世界》主编,历史学博士,高级编辑,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责编:李娜

热点推荐

《流浪地球3》官宣开机 沈腾加盟 距上映还有662天

男子卖出9年前买的金项链净赚近3万:又多赚一条项链回来

通报里的“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是谁?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一审开庭,将择期宣判

男子6个月减34斤公司奖励4000元,体重反弹还得还回去

两兄弟遭“一周8万元高薪”诱惑出境到缅甸后失联!家人报警

女子靠卫健委食谱减肥5天瘦8斤:每个食材都要称重

明天河南多地35℃+,郑州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起拍价80万,一劳斯莱斯幻影古董车流拍,仅供收藏不能上路

《流浪地球3》官宣开机 沈腾加盟 距上映还有662天

男子卖出9年前买的金项链净赚近3万:又多赚一条项链回来

通报里的“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是谁?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一审开庭,将择期宣判

男子6个月减34斤公司奖励4000元,体重反弹还得还回去

两兄弟遭“一周8万元高薪”诱惑出境到缅甸后失联!家人报警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烈士白永德安葬地成谜,七旬儿子盼圆父亲"归根"梦

  •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 郑州闹市“天屎之路”引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象·评论

做好孩子背后的人|小锋夜语

  • 追问丨任教31年临退休遭解聘,程序正义何在?
  • 中听丨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畸形审美该管管了
象·深度

潜伏的“EGF”丨大象深度

  • 从造神到塌房,网红名师收割的是分数还是智商税?丨大象深度
  • 致命“人生照片”:社交媒体时代的“出片”代价丨大象深度
  • 1.
    郑州闹市“天屎之路”引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 2.
    从检察官到5千万粉丝的失眠搭子,专访“听风的蚕”丨面孔
  • 3.
    大象早报|郑州高铁站“月票”上新;局地阵风11级!河南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事关“五险一金”!人社部门辟谣
  • 4.
    关于胡军、李明同志拟任职的公示
  • 5.
    请勇敢离开那些让你变得不好的人和事
  • 6.
    美国关税大棒下 中国外贸为什么依然行丨象北京
  • 7.
    大象早报|郑州日最高气温将接近35℃;五一假期购票日历来啦;石破茂:不准备向美做重大让步
  • 8.
    回看:专家解读丨或面临死刑!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受刑事审判
  • 9.
    有编制!无笔试!郑州大学招聘500名工作人员
  • 10.
    【视频】刘宁王凯到巩义市襄城县调研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