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自费上班30元一天包午饭,“假装上班公司”背后有何风险?

下载:

近日,一个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新概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该公司以每天30元的费用,为用户提供工位、网络及茶水等基本办公设施,营造出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吸引了部分自由职业者的尝试。

这一低成本办公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现象,也引发了网友们关于社会价值和法律风险的广泛讨论。谁会去自费“假装”办公?现实中的“假装上班公司”正如网友热议那般火热吗?这背后是否存在法律风险?1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

办公室

记者探访:

写字楼空闲办公室变身“假装上班”公司

更像是“共享办公室”

什么是“假装上班公司”?在相关的宣传图文中,可以看见,它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办公环境的场所,有工位、网络、打印机、茶水、卫生间等,只需30元,就可以在这里“朝九晚五”待上一整天。

记者日前来到成都武侯区一家“假装上班公司”进行了实地探访。接近40余平米的办公室内,整齐摆放着10张桌椅,还有饮水机、黑板等配套设备。“我们主打线上业务,但公司需要一个注册地址,所以租了这间房子。”阿俊介绍,这间工作室他是在2年前租下的,工作室的房租3000元/月。

去年年底,阿俊突然看到“假装上班公司”在网络走红,于是在各大平台发布了信息,“工作室可以容纳至少8~10个人,如果把场地租给这些人,也许能省下一些房租。”

阿俊表示信息发布后,前来咨询的人群主要是大学生和正在找工作的人。“为了规避风险,我们不提供劳务合同,可以理解为虚拟人生体验。”阿俊告诉记者,按照顾客的要求,他们也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服务。“比如给他们下达工作内容,监督他们上班等等,模拟一些上班的情景。”

阿俊分享还有人开着玩笑建议可以再设置一些“高级”岗位,比如做个有隔间的办公室,就代表“经理工位”,收费可以稍微贵一些。但阿俊认为,“假装上班公司”和此前流行的共享办公室是同一商业逻辑,都是多渠道去经营利用同一空间,实现商家收益的最大化,但这波流量热度总会过去。“就当是提供一个办公场所,大家能交个朋友,但本质上我是想节省成本,所以没必要为了热度炒作,再去装修。”

30元/天包午饭两荤一素

“假装上班公司”值不值一试?

自费30元去这样的共享空间,到底值不值呢?

在自由职业工作者李先生看来,去“假装上班公司”上班性价比很高。李先生介绍,他不习惯于在家里办公,在家总想躺着或者刷刷手机,所以他总是去外面找一个公共场所办公,他最常去的就是咖啡厅。“基本上点一杯咖啡要40元,主要是中途吃午饭或者去卫生间就很不方便,没有人帮忙看守贵重物品,拿走东西再回来后可能座位又没了,得重新找地方。”相比而言,李先生认为去“假装上班公司”,既能享受一个舒适的办公场所,还没了“座位”焦虑,非常方便。

然而也有人认为,去“假装上班公司”,非常考验自律。大学生吴同学向记者分享说,“我之前考研学习,都是大清早去图书馆排队,偶然刷到有这个‘假装上班公司’,看照片环境还不错,就去试了一次。”但吴同学觉得,这与此前走红网络的“共享自习室”差不多,一个房间有10多个工位,但每天只有2-3人去“付费上班”。“我是个不太自律的人,我去的那家店太冷清了,没有学习的氛围,后来就还是去图书馆学习了。”

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都有关于“假装上班公司”的帖子,还有人发帖做起市场调研:“想开一家‘假装上班公司’,会有人去吗?”

网友分享发帖

网友做市场调研

评论区下,网友调侃:“自费上班的时代来了吗?”也有人留言提醒:“还是要谨慎,这个商业赛道已经卷起来了,很多地方都是30元可以待一天,还包饭。”

多地注册“假装上班公司”

有商家提供社保代缴服务

事实上,不仅是写字楼里的工作室,有些画室、咖啡店,也蹭着热度,结合着自身特点,纷纷发布带有“假装上班公司”话题的帖子。“其实在工作日,画室是空着的没什么人来,我觉得能以优惠的价格,把场地提供给需要的人也挺好的。”一画室店主张女士说道。

记者调查发现,从去年12月开始,“假装上班公司”在全国部分城市注册成立。通过爱企查显示,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在1~10万元不等,公司成员共1-3位,均未提供联系方式。

一位来自云南的网友,发布了相关招募帖子,其表明“我开了一家公司,公司没有业务,可报名假装上班,一天只需要30块,中午管饭,两荤一素。”该网友介绍,他们是一个软件工作室,有营业执照。“不仅是提供午餐、办公场所服务,有些人不想断缴社保,还可以自费通过我们帮忙缴纳社保,我们就收取手续费总额的5%。”

可代缴社保

面对如此新颖的商业模式,有网友提出,那开一家“假装上班公司”是否会存在法律风险?普通市民“假装”上班,又应该注意什么?

律师:此类服务公司本身存在风险

应擦亮双眼小心谨慎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认为:单从“假装上班公司”字面理解,“假装上班者”并非真的上班,“假装上班者”与公司并未建立劳动关系,公司仅为“假装上班者”提供场所服务而已。

若涉事公司明明无实习资质及条件,偏偏公然为“假装上班者”开具实习证明,显然违法,所开具的实习证明是失真的。日后,若“假装上班者”被证实虚假实习,将对其求职或个人征信等造成不良影响。

赵良善表示,与用人单位建立合法劳动关系是缴纳社保的前提,如《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31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或个人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的行为,均属于骗保行为。在双方不具有劳动关系的语境下,涉事公司却为“假装上班者”代缴社保,即挂靠社保代缴,很明显有悖于法律,与法律背道而驰。

“假装上班公司”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赵良善指出,此类服务公司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若假装上班的人员增多,在服务公司场所聚集,不可避免会导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服务公司应考虑如何管理,避免非法经营。另一方面,于“假装上班者”而言,若服务公司利用假装上班的场所,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虚假宣传、欺诈等活动,届时若“假装上班者”无辨别力,极易被蛊惑上当受骗;若服务公司借机搜集“假装上班者”的个人信息,“假装上班者”还面临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利用的风险。

赵良善建议,如果公民考虑到“假装上班公司”上班,应谨慎、擦亮双眼,尤其是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避免被洗脑或被动参与有关违法行为,比如诈骗、传销等。二是守护好个人隐私,不轻易将其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等出借或交由他人使用。三是若有社保缴纳或者实习需求,尽可能通过正规用人单位办理,以免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责编:张亚普

热点推荐

造谣“刘国梁试图出境被捕”等,多个微博账号被关闭

中专生逆袭北京大学研究生!谢欣宇,太厉害了!

周口市纪委监委通报三起损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接受了美方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方案

广东虎门通报小车坠桥5人死亡:有关部门正进行专业调查

49款App被通报!

U23亚洲杯预选赛抽签结果出炉 中国与澳大利亚等同组

名师押题、AI押题?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预警信息

9人被查,1人被处分……

造谣“刘国梁试图出境被捕”等,多个微博账号被关闭

中专生逆袭北京大学研究生!谢欣宇,太厉害了!

周口市纪委监委通报三起损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接受了美方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方案

广东虎门通报小车坠桥5人死亡:有关部门正进行专业调查

49款App被通报!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田管家”服务全国60万亩地 心里还装着世界地图

  • 收了钱没办事,广州多家社保代办机构涉诈骗金额过亿!已立案
  • 95后年轻人自嘲土里土气 扎根农村跟“砂姜黑土”较劲
象·评论

一瓶牛奶引发的判决,背后藏着什么?丨追问

  • 打造不锈钢天池底,是生态创新还是过度干预?丨追问
  • 美食聚集地被质疑像公厕,优化环境不能熄灭市井烟火丨中听
象·深度

神药治百病?起底“AKG”传销骗局丨大象深度

  • 暗访长沙地下代孕实验室:无牌车单日转运超10名女性进入
  • 被搅动的外卖江湖|大象深度
  • 1.
    直播:红星教育集团2025年第六届“民俗文化”校园艺术节
  • 2.
    “消失”的迈巴赫|反诈·破局
  • 3.
    家长速看!郑州市区小学、初中招生政策公布
  • 4.
    河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阚全程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5.
    大象早报丨河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秘书长郭洪昌被开除党籍;郑开优惠券今起连发4天;山东化工厂爆炸致5死6失联19伤
  • 6.
    大象早报丨“新一线”城市,郑州第九;“端午”假期河南多地易堵路段公布;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
  • 7.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免名单
  • 8.
    《河南新闻联播》2025.05.28
  • 9.
    【第267期】巴印冲突第九集:无人机攻防
  • 10.
    高考进入倒计时,施一公勉励家乡学子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