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下称《规范》),其中包括层高不低于3米、4层以上住宅要设电梯等多项标准。4月1日,有专家向极目新闻记者分析,《规范》出台不仅有助于提升居住品质,还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力促进去库存和房屋销售。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的公告(来源:官网截图)
记者注意到,《规范》自5月1日起实施,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详细规定。其中包括,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记者分析,《规范》的出台将引导房地产企业积极转型和创新,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市场的良性循环。这一规范,不仅有助于提升居住品质,还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力促进去库存和房屋销售。
他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规范》新增“智能化”一栏,首次出现“网络”和“信号”两个关键词,充分体现对好房子“智慧”要素的导入。比如,过去电梯间手机信号不好,引起了很多不愉快或风险,此次明确无线信号需要覆盖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意味着电梯里也能打电话了。
有购房者担心,新房价格是否会提高?严跃进表示,《规范》的实施对房价会有微弱的影响,但是绝对不会成为核心的内容。比如阳台护栏的标准增加0.1米,建造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对于价格会有一定影响,但比重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严跃进还分析,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比如,居民对电梯的互联网信号覆盖、小区的智能化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建设不再仅仅是建筑层面的固定内容,还需要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此外,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适老化改造也成为住宅项目亟待突破的重要内容。未来住宅需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如增加扶手等无障碍设施、老年人娱乐教育设施等。
他还强调,当下居住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住宅建设必须紧跟市场需求,从智能化、适老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以打造更加宜居、便利的现代化居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