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县通”讲述修筑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幕后故事

2013-08-14 06:36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引来“河伯娶亲”的河水 给林县解渴

  引来“河伯娶亲”的河水 给林县解渴

  【主讲嘉宾】 李蕾(河南省林州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

  ◎走近太行山腰上

  那条人工天河

  【短片】这条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水渠,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渠——红旗渠。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它完全是靠人力和手工工具在太行山上抠出来的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联社曾评论说:“红旗渠的人工修建,看后令世界震惊”。周总理当年也曾经十分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群众路线大讲谈》,刚才我们通过短片领略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壮美,大家知道,太行山是险峻的,但是为什么林县人民偏偏要从险峻的太行山的半山腰修筑红旗渠呢?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那种艰苦条件下,林县靠什么完成了这么大的工程?创造这一世界奇迹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演播室请来了河南省林州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蕾,带大家一同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聆听红旗渠故事。

  ◎“荒年碑”篆刻着

  林县对水的渴望

  【嘉宾】红旗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地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取得最后的胜利、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典范。红旗渠位于林州,也就是过去的林县。

  古来就有“一部林县志,漫卷荒旱史”之说,林县很多村庄都有一些荒年碑,碑文上清清楚楚地篆刻着:“大旱之年,颗粒无收;柿叶甘土,俱当饭餐;幼女出卖,一两串钱;人吃人肉,遍地不安。”当时谁能够给林县人一滴水,那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解放后,老百姓真正翻身做了主人,他们不仅感谢共产党给了他们新的生活,更把对水的期盼、对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党的身上。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感到,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任务。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年之中,我们先后修建了英雄渠、天桥渠等中小型的水利工程,但是这些工程只起到了暂时缓解旱情的作用。

  【导视】历史上的缺水让林县人受尽了苦难。1959年,林县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这场干旱会给林县带来一个什么重大转折呢?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