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中村游走于“情”与“法”的边缘

2013-08-15 07:53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游走于“情”与“法”的边缘

游走于“情”与“法”的边缘

  映象网讯(记者 李玮 首席记者 夏友胜 实习生 高超/文 记者 袁晓强/图)天刚破晓,生活在刘庄的打工族便匆匆忙忙拥向公交车站。公交车刚进站,人们便绷紧了神经,一起向前后两个门挤去。和他们同样紧张的,还有停在村口的“黑车”车主们,他们紧盯着人群,期待着挤不上公交车的人来坐自己的车。由于是“黑车”,他们怕罚款,不敢上前和公交车、出租车抢生意;但总有一些打工族坐不上车,为了上班不得不坐他们的车,因为有市场需求,所以他们坚守了下来。

  其实,在刘庄这样的城中村里,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除了“黑车”,还有那些手续不全的小饭店、幼儿园、诊所等,它们一直游离在“情”与“法”的边缘。

  ●挤公交的“女汉子”

  8月12日早上7点,刘庄村附近公交站牌处人员还稀稀拉拉,可到了7点45分,人们像约好了一样,同时从都市村庄拥了出来,奔向各路公交站牌处。

  一辆公交车过来,成百上千的人,“哗啦”一下围了上去,公交车顿时就被人潮吞没,根本无法挪动车轮,仅有的几条机动车道也被挡住。

  公交司机强行移动车身,想把车靠近站点儿,然而,却被一大拨人挡住,公交司机只好作罢。

  小严也是其中一员,然而,她挤了4辆公交车都没能成功。什么淑女风范、什么举止优雅,全部抛到一边,在挤公交那一刻,统统变成“女汉子”。

  正说着,小严忽然一个箭步朝着机动车道冲去,一辆公交车戛然而止,小严瞬间被淹没在人群中,几分钟过后,公交车开走了,人群中没了小严的身影,看来这次她成功了。

  ●找到商机的“黑车”

  汹涌的人潮、庞大的公交车队、你推我挤的“厮杀”,小郑坐在自己的面包车里,看看挡风玻璃后放着写有“出租”俩字的牌子,静静地盯着眼前挤公交车的火爆一幕,期待着会有人抵挡不住“拼杀”,朝他的车走过来。

  小郑今年30岁,老家在漯河,13年前来郑州打拼,可真正做“出租”生意还不到一年。他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人都挤在刘庄。

  他的面包车和一排车都停靠在刘庄村口,每辆车上都竖着一个牌子,写着“出租”或者“拉货”。旁边拉车的小伙子没吃早饭,就着一瓶矿泉水在啃烧饼,最边上的司机显然是没睡好,这会儿在方向盘上眯着。

  像小郑这样的车,叫“半黑”车,表面看上去是拉货,实际上还兼职拉客。“每天晚上到8点多才回家吃饭,一天也就赚个百十块钱。”小郑算了算,除了日常吃喝、油钱、车辆保养,每个月给刘庄村交一百块钱“地皮费”,就落不了几个钱了,他常感手头拮据。

  在与东方今报记者聊天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来问价。有些年轻人等不上公交车,眉一皱、牙一咬,一边埋怨“黑车”要价太高,一边无可奈何地上了车。有些人则一听要价就走了,换另一家,接着讨价还价,但多半还是乖乖“就范”了。

  东方今报记者问小郑,万一跑到半路被交警查住咋办?小郑自信地说:“放心吧,查住车算我的,我不要你的钱。交警总不能不让我拉自己家的人吧?”他承认,自己的车确实被查过。

  对于不流动拉客,小郑无奈地说:“怕被交警查住。都让那些‘私家公交车’赚走了,我没关系没票子,只能守株待兔了。”

  ●被需求“缠”住的生意人

  在小郑的车对面,是几辆电动车,他们守在公交车旁,等待那些没挤上公交车的打工族。老杜,就是其中一个。

  老杜跑摩的,已4年多了。他的生意显然比小郑他们要好,生意好时一天能赚120块钱。在老杜看来,只要确保人身安全、不宰客,人家就不会举报,交警发现也不容易。为此,老杜花了3900元买了辆电动车,“前后碟刹”,这也是为啥老杜回头客那么多的原因之一。

  老杜旁边的老王是“暑假兼职”,听说刘庄拉车的生意比较好做,老王投资一辆电动车就“上阵了”。

  就是这样的“黑车”,刘庄的“郑漂们”既恨又爱。他们一般不敢靠近这些车,一趟车费就几乎把一天的工资给“打劫”了,但他们有时候却不得不坐这样的“黑车”,因为公交车实在是太难挤上去了。

  其实,对于他们这样的“黑车”、“黑摩的”,交警部门的查处也从未停止过。 2011年1月、2012年11月、2013年1月,交警部门都有大规模的查处记录。然而,查处过后,这些“生意人”就又出现了。

  ■ 记者手记

  游离于“情”与“法”的边缘

  在刘庄生活多年的李女士说,当一次又一次挤不上公交车时,才知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那时村口的“黑车”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其实,在刘庄这样的都市村庄里,还有更多类似的需求夹杂着无奈。

  一排排的小饭店,可真正手续齐全的并不多,卫生条件虽然差,味道也不一定尽如人意,可饭菜便宜,一碗烩面比市内便宜好几块,这对生活在那里的“蚁族”来说,非常实惠;那些隐藏在都市村庄的幼儿园,可能是家庭式的,场地小也没太多的儿童游乐设施,老师也并非科班出身,可离租房处近,价格低,这对初来郑州打拼的年轻夫妇来说,很是适合;还有那些屡查屡现、难以根除的黑诊所,没有许可证,没消毒设施,甚至连输液室都没有,同样收费低,看病方便,24小时都开门,这同样对在那里生活的“房客”来说,非常便捷……

  而就是这些特殊的饭店、诊所、幼儿园,又让不少人留在郑州,进而扎下根,他们的城市梦想也渐渐有了着落。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也是相关部门头疼的管理难题,“斩杀不绝”,虽然游离于“情”与“法”的边缘,因为那里有“土壤”,对都市的另类生存者来说,这些满足了他们现实的需要。

  情与法如何协调,乱与治如何沟通,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他们的生存与梦想,需要更多的宽容、发展和支持。

  这一切,他们一直在等。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