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河南24小时> 正文

2023建设农业强省“必答题”,河南这样做!

下载: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成书丽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农业强国上展现更大河南担当、贡献更多河南力量”……2月13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任务,并且聚焦重点任务,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大事、抓关键,推动今年“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为长远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同一天,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业强国建设,从今年开始,从一号文件开始。对于农业大省河南,以这场会议为起点,建设农业强省,河南也全力“开跑”!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找准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以及明确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抓好粮食安全、乡村产业振兴等五件大事。

建设农业强省,河南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是什么?2023,河南“三农”如何答好这五题?来看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三农学者杨建国的全面、深入解读。 

底气——“河南担当” 

“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河南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更要有担当、有行动、有作为。”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农林组委员小组讨论时,“点题”扛稳建设农业强国的“河南担当”。

扛稳“三农”担当,河南底气在哪? 

底气在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优势和王牌。过去几年,“中原粮仓”持续擦亮粮食生产王牌,一方面,河南全年粮食总产量1357.87亿斤,居全国第二位,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另一方面,河南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真正实现国人饭碗装满优质河南粮。

扛稳粮食“压舱石”重任的背后,是河南做好了两件大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住、抓好了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藏粮于技方面,河南着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成立神农种业实验室,积极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河南“三农”的科技创新明显增强。

藏粮于地方面,河南找准了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抓手。

去年,河南省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5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底气还在河南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这个数据,充分显示了河南拓宽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迈向高质高效的成效。

产业总量、规模的背后,则是河南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打造的完整生态圈。

这种生态圈,包括围绕河南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全产业,培育、壮大的河南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阵型企业,以及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强强联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阵型企业集群等;

这种生态圈,包括坚持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包括推动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集中连片的县区,培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等,特别是,“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已经成型、成势。

底气还在河南乡村建设方面率先示范。

这方面,河南通过高位推进、点面结合,抓优示范创建,以及重点引领,抓实“184”行动等,推动乡村建设率先启动、率先示范。 

特别是,河南明确从2022年起,全省每年重点选择20个县、100个乡镇开展示范创建,集中优先支持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省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全省乡村建设样板的思路和做法,成为河南乡村建设破题的关键。

会议强调,“找准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找准了“底气”,其实也就找准了“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

而这种成效,在河南省都有标杆和样本。

突破——做强农业“河南芯”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河南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是什么?

杨建国认为,河南几个标杆县域给出了完美回答。

对于中原农谷来说,这个突破点是:做强农业“河南芯”。

正在高标准建设的“中原农谷”,让河南抓稳了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核心支撑。

作为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子选育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核心支撑作用。河南是育种、繁种、用种、供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河南要建“中原农谷”,就是为了做强农业“河南芯”,把粮食“芯片”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南有航空港、北有中原农谷”,河南省委、省政府构建的发展格局中的这个定位,充分说明了“中原农谷”在现代化河南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局中,关键程度之高、分量之重、政策之优。

对于河南省商水县来说,这个切入口点是: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年来,商水县坚持“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五化标准,投资1.5亿元,建成了5万亩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全县116.5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220斤,农业增收2.56亿元,把更多“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为全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样板、作出了示范。

对于河南省清丰县来说,这个着力点是: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上。

一方面,围绕发展食用菌、红薯、叶菜“红白绿”特色产业,清丰通过强基地、优品种、延链条、促效益,通过实施“党建+产业”工程,强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菌类方面,全县发展食用菌2000万平方米,规模化食用菌企业22家,产值35亿元,工厂化生产及装备智能化全国第一,成功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

另一方面,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清丰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围绕食用菌、红薯、养殖等产业,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化发展。

作为清丰县食品产业主载体,清丰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累计入驻食品企业49家,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形成食用菌规模化种植集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集群、食用菌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先后培育建成“丰”字号工厂化生产企业14家,占到河南省工厂化食用菌数量的50%,集聚了全国所有工厂化生产品种,工厂化年产鲜菇10万吨,工厂化生产及装备智能化全国县域第一。

对于河南省栾川县来说,这个主抓手则是乡村建设。

2022年以来,栾川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全省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坚持运营前置、系统布局,以争创河南省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建设“184”行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对于栾川来说,在乡村建设中,破解了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问题,栾川的解法是“三个一体”:政府、社会一体动员、规划、建设一体谋划、政策、要素一体保障;

第二个难题:如何聚焦乡村发展需求抓建设,栾川的解法是立足县域实际和生态禀赋,突出交旅融合、医养结合,持续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底气有了,切入点有了,2023,河南“三农”应该抓哪些哪些大事、关键?

关键——答好“五道题” 

抓大事、抓关键!

会议明确了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五大重点任务:

“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抓好乡村产业振兴”、“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抓好乡村现代治理水平提升”。

2023,河南“三农”如何答好这五题?来看杨建国的一一拆解:

第一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

答好这道题,还是要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加快中原农谷建设,打造更多农业“河南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更多“高产田”。 

第二题,抓好乡村产业振兴。

答好这道题,要持续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这需要河南更加强调乡村产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包括突出乡村产业数字化、突出产业标准化、集群化导向,以及强化园区载体平台、农业产业全链条式发展、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导向。

第三题,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答好这道题,需要河南更加强调共富导向,要以农民共富为乡村振兴最终检验标准,强调以各种机制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民共富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题,“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答好这道题,需要河南在乡村建设要更加突出产业导向,需要做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整体“图谱”,需要与设计河南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及需要更加突出“数字”的导向,推动乡村建设数实融合。

第五题,“抓好乡村现代治理水平提升”。 

答好这道题,需要河南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治理现代化基础,以及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提高基层治理参与度。

建议——理念革新、产业育新 

会议提出抓好“五道题”这些大事之外,结合刚刚发布的一号文件,杨建国也为2023年河南农业强省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更加突出“三农”发展理念的革新。

河南三农想要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先有高质量的农业发展的理念,如何找到抓手,把“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把用项目、平台的思维,来发展农业,落到实处,这将是河南“三农”理念的一次重大革新,也是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所在。

第二,更加强调乡村产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打造。

这就需要河南强调包括突出乡村产业数字化、突出产业标准化、集群化导向,以及强化园区载体平台、农业产业全链条式发展、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导向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融合式、集群化发展。

第三,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一号文件,强调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就需要河南加大对县域产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县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生态、搭建产业平台、培育产业项目、壮大产业主体、打造产业集群等,加速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完整化,供应链的现代化,价值链的延伸化、增值化、高端化。

第四,乡村建设需要更加系统、全域的“图谱”。

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就体现在,乡村振兴需要在顶层设计上有整体观念和全域视角,在局部规划上有独创精神和品牌意识,在要素配置和资源整合要注重统筹把握,增强集约效应。

工业上,讲究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链式思维,其实乡村振兴中,同样如此。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做好乡村建设的规划,其实背后需要的是做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整体“图谱”,而且要做到四个结合:新旧结合、局部和整体结合、单元和系统结合以及近期和远期的结合。

责编:周莉

热点推荐

“婴儿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莲”,谁在鼓吹“性感”幼儿?

为啥带蚕宝宝进站要被拦?成都地铁回应

蔡康永发长文分享“大S影响我最深的一件事”

这样吃饭就是比同龄人更年轻!10种食物自带“抗衰”属性

最新召回!涉及奔驰、宝马、一汽丰田等品牌

李连杰晒图炫二女儿:现在是眼科医生

大S去世后小S首次发长文

高三学生咳嗽把左肺咳“消失”了 专家:或因备考压力过大

延长婚假、设春秋假!又一地明确

“婴儿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莲”,谁在鼓吹“性感”幼儿?

为啥带蚕宝宝进站要被拦?成都地铁回应

蔡康永发长文分享“大S影响我最深的一件事”

这样吃饭就是比同龄人更年轻!10种食物自带“抗衰”属性

最新召回!涉及奔驰、宝马、一汽丰田等品牌

李连杰晒图炫二女儿:现在是眼科医生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货车司机服务区吃菌菇中毒险丧命 维权遭反呛“骗吃骗喝”

  • 两男子深夜纵犬撕咬宠物狗致死 狗主人:太恶劣,不接受和解
  • 郑州乐缇思疑卷款百万课时费跑路 律师:可能涉及诈骗罪
象·评论

谁在吹畸形审美的风?丨追问

  • 银行金条还安全吗?丨追问
  • 整治“黑救护”很难吗?丨追问
象·深度

被搅动的外卖江湖|大象深度

  • 世界兽医日:探访那些接受望闻问切的动物们丨大象深度
  • 潜伏的“EGF”丨大象深度
  • 1.
    新乡辉县市:太行生“辉”丨这一站·送福利啦
  • 2.
    女子深夜听到邻居吵架,小孩哭声尖叫回响小区
  • 3.
    女子自己安装燃气罐做饭时发生爆炸,致全身95%重度烧伤
  • 4.
    中使馆紧急提醒:中国公民尽快撤离
  • 5.
    印巴空战内幕:125架战机激战超1小时
  • 6.
    印巴之战,让人大吃一惊的背后
  • 7.
    学生班级搞孤立老师坚定停课惩治
  • 8.
    周末干点啥?老舍《茶馆》郑州站即将开演,象象送门票啦!
  • 9.
    大象早报|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莫斯科;郑州今起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 10.
    郑州乐缇思疑卷款百万课时费跑路 律师:可能涉及诈骗罪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