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河南24小时> 正文

交出丰收答卷 端稳中国饭碗

下载:

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小麦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资料图

全国人大代表孙斌在展示新品种水稻。受访者供图

吉林省伊通县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性耕作,粮食获得大丰收。图片由伊通县提供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聂宏伟合作社农机正在作业。受访单位供图

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大棚航拍。图片由寿光市提供

编者按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河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和吉林省五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五省勇挑重担,采取有效措施,助力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

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与黑龙江日报、大众日报、安徽日报、吉林日报共同策划推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我们干!我们行!”主题报道,邀请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共商如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携手保障“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

河南

聚焦种质资源创新 提升粮食产能

3月1日,鹤壁市浚县王庄镇小滩村,种粮大户魏方月的2000亩小麦喝上了“返青水”,同时,无人机在空中施肥,播撒均匀效率还高。

“粮食”二字重千钧。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粮食生产既是河南的优势和王牌,又是河南必须担起的重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我省如何发力?

对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粮食产能咋提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关键,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我省积极对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分类分区域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280万亩,建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16133.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342.7亿斤粮食产量、570.3万亩大豆和1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标任务。我省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等六个主攻方向,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研究中心建设,带动周口国家农高区建成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聚力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

“到2025年,我省要按照每亩不低于4000元的标准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将达8759万亩,可以增加粮食产能33亿斤以上。通过科技创新、集成推广应用等,提升粮食单产仍有较大潜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快育种创新做大做强种子品牌

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靠什么?靠科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要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攥紧‘当家品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从事小麦育种40多年来,培育了“矮抗58”“百农4199”“百农5819”等一系列小麦品种。

粮安天下,良种先行。我省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小麦品种郑麦9023、矮抗58、郑麦366、百农207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先后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2021年全国种植面积前10名的小麦、玉米、花生品种,我省品种分别有6个、4个、5个,占比最高。近年来,我省聚焦攻克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建设了一批种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当前,我国种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等方面尚有不少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杨青春建议,加强农业强省、种业强省建设,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做好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种质资源研发和育种创新的新突破,努力选育出更多更好的农作物新品种,进一步做强做优种子品牌,为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

探索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新路子

参加全国两会的前几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还在地里带着大伙儿给小麦追肥、浇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为农户托管土地2万余亩,通过培肥地力,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品种,粮食单产稳步提升。

魏德东说,希望能够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方面,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测土配肥、耕、种、防、收以及粮食晾晒、烘干、仓储等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为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嘱托,坚定扛牢责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1108.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坚持藏粮于地,山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00多万亩,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实现亩均增产150斤左右。

坚持藏粮于技,山东选育推广一大批小麦、玉米高产稳产品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同时,集成推广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助力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在打出“组合拳”抓粮食的同时,山东还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发挥陆海统筹优势,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果菜菌、肉蛋奶、水产品等量大质优,不仅保障了本省的供应,也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贡献。

今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并把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我们将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集成运用整套增产技术模式,创建‘大面积提升单产’示范推广田,挖掘盐碱地潜力,探索黄淮海地区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新路子。”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红旗说。

黑龙江

筑牢“压舱石” 当好“排头兵”

随着春的脚步,黑龙江落实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的“种子”,将播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

今年的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提出,要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组织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推动粮食产能新增千亿斤,‘强政策’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乔文志建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包括通过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让农民种粮有奔头。

责任考核是提升千亿斤粮食产能的有力抓手。黑龙江省委提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起五级书记抓粮食安全的工作格局。为此,黑龙江将加强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建设国家粳稻口粮战略保障基地、玉米和大豆优质粮源生产基地。最大限度挖掘种粮潜力,紧紧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持续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钱前建议,黑龙江省可通过高产水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破解近年“非粮化”“新垦耕地”整治稻田的产量限制因素,提高水稻产能。

全国人大代表孙斌建议,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加快种业科技攻关,做好品种培育,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公认的黑土带、黄金玉米带和黄金奶牛养殖带,森林面积21万平方公里,农业生产物质资源全国第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向森林、草原、江河湖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在全国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全国人大代表于家傲建议,大力实施大食物观践行行动,坚持“稳猪、扩牛、增禽”的工作思路,鼓励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安全,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安全食物。

吉林

因地制宜夯实黑土丰产基础

2022年,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吉林省粮食产量逆势上扬、再创新高,迈上800亿斤新台阶。同时,启动“千亿斤粮食”工程,力争到2030年粮食产量达到1000亿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多年来,吉林严守耕地红线,不断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2022年,吉林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4330万亩。吉林还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

全国政协委员冷向阳建议,“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实施黑土地保护整治行动,推动土地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农机农艺融合高标准应用基地,促进土地单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制种大省、用种大省,吉林省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已形成高位推动、强力组织、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全国政协委员吕爱辉建议,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科学技术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通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吉林西部越来越多的“不毛地”变成了“米粮仓”。2012年以来,西部地区整治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实现新增耕地46.62万亩,逐渐成为吉林省粮食生产的新增长极。

位于吉林省中部的伊通县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如何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全国人大代表叶永兴介绍,伊通县大胆探索实践多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因地制宜夯实黑土丰产基础的同时,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以科技助力粮食产量和品质提升。“今年,我们将加强与科研部门合作,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粮食丰产、稳产。”叶永兴说。

安徽

江淮粮仓,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2月24日,在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外的田畴上,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正在查看苗情。

“这是我们的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共育有100多个地块,每个地块种植一种小麦品种。”王军告诉记者,企业主要研发推广小麦、大豆等粮食良种,现有约10万亩的良种繁育基地,年产量上亿斤小麦良种,日加工种子能力300吨,销售遍布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近年来,安徽省持续推进作物良种“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全省共有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4个,上市种子企业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1家,全省年产农作物良种9亿公斤,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小麦返青,植保作业正当时。在亳州市谯城区聂红伟合作社的麦田旁,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自走式打药机,准备喷施除草剂。“这个‘大块头’一次可以装2000斤的药液,一天可以打上1000亩地。”合作社负责人聂红伟说。

在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无人农场展示硬核科技。通过在田地里布置摄像头和遥感器,可以实时查看田间土壤、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还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及虫情病情监测系统。

粮稳天下安。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安徽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毫不放松抓紧抓好粮食生产。

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820.02亿斤,较2018年净增18.5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第4位,为国家粮食安全持续贡献安徽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多种粮、种好粮’,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两强一增’,积极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责编:李争

热点推荐

渔民老陈捞到一个“怪东西”,竟挖出间谍

订婚强奸案男方母亲被训诫:侵犯被害人隐私权

有炸弹没鸡蛋?美国万亿军费太荒诞

今明两天河南多地冲击35℃,防风防火牢记在心

假的“荣昌卤鹅”遭网友吐槽,“卤鹅哥”发布律师声明

网红小猫“悟空”去世 主人凌晨求助:想给它找个冰箱

刚刚叶童回应:有时眼睛看到的并不是事实的全貌

哈佛硬刚政府整改令 特朗普连发“断供+收税”双重威胁

月薪3500元保安跳槽被索20万违约金,仲裁裁决:不支持

渔民老陈捞到一个“怪东西”,竟挖出间谍

订婚强奸案男方母亲被训诫:侵犯被害人隐私权

有炸弹没鸡蛋?美国万亿军费太荒诞

今明两天河南多地冲击35℃,防风防火牢记在心

假的“荣昌卤鹅”遭网友吐槽,“卤鹅哥”发布律师声明

网红小猫“悟空”去世 主人凌晨求助:想给它找个冰箱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南京一农文旅项目投1700万后遭堵门 当地先招商后翻脸?

  • 烈士白永德安葬地成谜,七旬儿子盼圆父亲"归根"梦
  •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象·评论

“不考公承诺书” 你说让签我就签?丨追问

  • 免职之后,该反思的不止是“红色亢奋蓝色俗气”|锋评
  • 别让“好评文化”绑架了你我丨中听
象·深度

潜伏的“EGF”丨大象深度

  • 从造神到塌房,网红名师收割的是分数还是智商税?丨大象深度
  • 致命“人生照片”:社交媒体时代的“出片”代价丨大象深度
  • 1.
    邱震海:大变局时代的个人生存策略|大象会客厅
  • 2.
    直播:维持原判 驳回上诉!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
  • 3.
    大象早报|郑州日最高气温将接近35℃;五一假期购票日历来啦;石破茂:不准备向美做重大让步
  • 4.
    美国关税大棒下 中国外贸为什么依然行丨象北京
  • 5.
    专家回应郑州“天屎之路”: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是好地方
  • 6.
    大象早报|郑州市区中招体育考试开考;三河市委书记简历从政府网站撤下;外交部回应谷歌地图将南海改名
  • 7.
    海关总署答大象记者问 今年一季度民企进出口有哪些亮点?
  • 8.
    【视频】刘宁王凯参加“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 9.
    互动答题=孟子义、李昀锐等主创亲签+九重紫周边!
  • 10.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完成反馈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hnr.cn

举报电话:0371-658898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