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朱奕名
11月3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和解读河南省生态环境部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
河南省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深入实施,把美丽河南建设作为“十大河南”之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基本形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2022年全省PM10、PM2.5较2015年分别下降37.8%、37.7%,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42天;2023年,我省PM10、PM2.5、优良天数三项主要指标保持'两降一增',改善幅度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2019年以来连续4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地,河南省坚持把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与大气、水、土壤三大攻坚任务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发布《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生态补偿措施,开展入河排污口、城市黑臭水体、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刘志辉:“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因水质改善显著,我省先后获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2023年1-10月,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达91.4%,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一河清水出中原,百转千回入齐鲁’”。
“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细胞工程,近年来,河南省一直在积极探索、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郑州、洛阳、许昌、三门峡、南阳、兰考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数量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6位,在中西部省份中名列前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李维群: “目前,这些地方均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共明确制度体系任务168个,技术体系任务69个,市场体系任务136个,监管体系任务95个,围绕固废五大领域共部署“重点工程项目”239个,计划总投资额775亿元。”(2023年11月30日河南新闻广播《河南新闻联播》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