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跨越时间长河
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
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
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点击音频,听有趣的广播剧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今天我们探访的是许昌关帝庙。
山门 杨国祥摄
游客:导游,全国好多地方都有关帝庙,你能讲讲许昌关帝庙的历史吗?
导游:当然,从历史背景来讲,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曹操俘关羽至许都,礼之甚厚。但关羽不忘旧主,挂印封金,辞曹归刘。曹操率部将追至灞陵桥,赐酒赠袍。关羽疑其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拜揖而去,开始了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的千古壮举。所以说,许昌关帝庙也叫灞陵桥关帝庙。
游客:原来如此!
灞陵桥 仝芳 摄
游客:那这里和其他地方的关帝庙有什么不同的呢?
导游:关帝庙整体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红墙灰瓦,雕梁画栋。而它最大的不同是这座关帝庙的正殿,有曹操的塑像!曹操与关羽同享一炷香、同食一桌供,形成了把关羽和曹操一起歌颂的独特文化现象,并由古延续至今,这在海内外是绝无仅有的。
大殿内关公、曹操组像 张广东摄
游客:导游,我还有一事不解,为啥关羽被称为“武财神”呢?
导游:这是因为关公擅长算数,而且讲信用、重义气。关羽在许昌挂印封金、辞曹归刘之时,为了走的清楚明白,专门“创设账薄”,把曹操赐予的金银财宝按照“收、支、出、存”的方式统一附于帐册。曹操曾经说过关羽“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而且“创设账簿”就源于许昌,因此许昌也是关羽获得“武财神”称号的始发地。
始出五关牌坊 杨国祥摄
许昌关帝庙,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灞陵桥景区内部,建成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为了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是全国和关羽真迹有关的八大关庙之一,也是许昌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2013年,许昌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马翔 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