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河南24小时  > 正文

即日起,河南开启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监测数据造假“百日攻坚”

2024-06-16 11:18:43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大象新闻记者成书丽

6月15日,记者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监测数据造假“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会议上获悉,即日起,河南全省将开启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监测数据造假“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掀起严厉打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违法行为的高潮,形成严打监测数据造假、严惩环境违法行动的高压态势和强烈震慑。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表示,百日攻坚行动从6月15日拉开序幕,将积极联合公安、司法、检察等部门力量,联合挂牌督办解决重大生态问题,公安、检察、司法机关对可能涉刑案件依法提前介入,保持信息互通、联动整改,推动形成联合执法强大震慑。

百日攻坚行动聚焦重点行业、服务机构、监测站点等

本次百日攻坚行动将聚焦重点行业打击造假,比如一些钢铁、焦化、水泥、煤电等高排放污染企业,甚至个别污水处理厂等治污企业;其次,聚焦服务机构。据了解,今年前4轮次国家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监督帮扶组在我省发现90个弄虚作假问题,其中监测报告造假54个、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24个、台账造假12个,这些造假行为无不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相关。

“要持续强化对生态环境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李哲表示。

围绕监测站点进行人为干扰也是重要的数据造假源头。李哲表示,将采取有效举措预防和震慑针对国控、省控等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人为干扰行为。对发生人为干扰行为的站点,严格按规定进行数据统计、排名通报,严重的移交司法。

创新手段方法:运用科技手段,开启异地执法

据了解,当前监测数据造假花样百出,日益科技化、隐蔽化,单靠执法一家力量,难以有效胜任,沿用老旧办法难以取得实效。

李哲介绍,将广泛运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等科技手段,做到“监管执法环节全到位”,确保数据造假违法行为能及时发现、快速查处。同时,综合运用各种监控设施、监测设备的数字信息,实时监测、时时监控,切实让造假行为无处遁形,筑牢“不敢造假、不能造假”的技术防线。还将要开启异地执法。

“省厅将在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航空港区,采取南北交叉互查的方式,组织百日攻坚集中执法行动,省厅综合执法处、稽查监督处抽调人员担任组长,南北互相交叉、异地执法,发现问题、当场立案、从快查处,不给任何说情的时间和空间,提升打击行动的时效和质效。”李哲表示。

拓展信息渠道打击造假,通过群众举报等发现问题线索

畅通的问题线索渠道,是决定百日攻坚打击行动的基础和关键。李哲介绍,将通过信访举报、舆情监测、执法检查、暗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把各个地方、重点企业的问题像过筛子一样排查出来、过滤出来。

“群众举报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源泉。将加强涉重点企业环境污染举报特别是重复举报的关注、调查,根据举报情况,不打招呼、直奔企业调查核实,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最有效的环境问题信息,第一时间拿到最有力的监测数据造假犯罪证据。”李哲说。

李哲表示:“将通过立案一批、处罚一批、移交一批、曝光一批、问责一批、吊销一批,震慑不法企业和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让企业不敢造假、不想造假。”

文章关键词:造假,问题,执法 责编:映小象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加强建筑垃圾治理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大象新闻·法治频道记者 李启明 为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城区市容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品质,近期,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综合执法局经八路执法中队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在执法过程中,执

  • 婚介所花七万服务费找老公,约见后发现婚介所全方位造假

  • 中老缅泰柬越六国2024年度联合扫毒行动正式启动

    2024年6月13日,2024年度“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启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禁毒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根据中老缅泰柬越六国共识,中方、泰方联合承办2024年度“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

  • 郑州市惠济区政法系统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

    大象新闻·法治频道记者 刘世光 通讯员 郑国才 6月13日,郑州市惠济区政法系统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分析了我区执法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了下步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佟颖主持会议并讲话,政法各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

慢新闻

ETC绑卡过期需重新验证?警方:别信! ETC绑卡过期需重新验证?警方:别信!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