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郑州焊轨基地:源源不断为“米字型”高铁供应“粮草”

2017-08-16 14:42    来源:映象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作业人员正在选取钢轨母材

作业人员正在选取钢轨母材

  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文/图)近年来,以郑州为中心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米字型”高铁网络正在加速形成:京广、郑西、郑徐高铁先后开通运营,郑万、郑合、郑济、郑太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面对河南省内日新月异的高铁网线,不禁有人发问,建设高铁用的钢轨从哪里来?

  源源不断为“米字型”高铁供应“粮草”

  8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郑州南郊的郑州铁路局郑州工务机械段小李庄焊轨基地,还未进入厂房,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铁屑的味道。

  在钢轨焊接车间,记者看到两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源源不断地进行钢轨焊接生产。“高铁钢轨标准长500米,是由5根百米钢轨焊接而成,铺设过程中需要再次通过移动焊轨车焊接,最终成为几百公里长的无缝轨道。”焊轨基地党支部书记张志勇告诉记者,与普通焊接技术不同,这种焊接生产要经过几何尺寸测量、表面伤损检测、除湿、除锈、选配轨、焊接、焊筋整形、焊后热处理、时效处理、精矫直、精磨、探伤检验、接头平直度检测、成品入库14道关键生产工序。

  “以前的钢轨焊接主要靠人工,精度控制难以保证,现在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精确保证钢轨接头高低相错的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相当于3根头发丝。”

  据了解,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小李庄焊轨基地始建于1965年,是全国建设最早的钢轨焊接基地,拥有瑞士施拉特GAAS/80钢轨焊机、瑞士Nencki轨头精磨机等世界先进的焊接设备。

  2011年以来,他们先后为京广、郑西、郑徐等高铁线路以及郑焦、郑开等城际铁路提供了2400多公里的优质长钢轨,数量超过目前全国高铁运营总量的十分之一。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目前我们正昼夜赶工,源源不断为郑万和郑合杭高速铁路供应钢轨。”张志勇说,按照生产计划,今年下半年他们要完成700公里的高铁钢轨焊接任务,不加班加点根本不可能完成。

  化身“长轨医生”的焊轨厂工人

  钢轨焊接质量是确保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而焊机的焊接工艺参数设置是最为关键的技术。

  “现在旅客乘坐高铁时没有了记忆中‘哐当哐当’的声音,列车平稳得能让硬币直立几分钟不倒,正得益于严格的焊接标准。”31岁的基地工艺技术员罗宇航说,每一批新的钢轨母材运抵焊轨厂,他们都要按行业标准对钢轨材质进行分析和焊前试验,只有经过连续25个落锤、15个静弯、3个疲劳检测等10多项验证,才能开始正式生产。

  千锤百炼方成钢。为保障钢铁钢轨质量,每焊接500个接头后,罗宇航还要组织一次落锤试验,再根据不同情况实时调整参数。

  在落锤试验现场记者看到,一块重达1吨的铁锤从5.2米的高度自由落体锤击钢轨焊头,一声钝响后,钢轨焊头只是轻微弯曲,并未断裂,“这说明前期的参数和工艺没有问题,如果有断裂迹象,则要展开诊断,及时调整作业参数。”罗宇航说。

  即便通过锤打这一关,每条高铁钢轨还须接受“长轨医生”的检查,主要是运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头进行无损检测。

  检验合格后的钢轨会烙上“身份证”,上面记录着钢轨材质、出厂日期、生产编号等信息,以此实现质量抽检静态验收和动态跟踪,确保每一根出厂钢轨优质达标。

  “天衣无缝”写人生——以此比喻焊轨厂工人们的工作再贴切不过,按照河南“米字型”高铁网络规划,一批又一批饱含“温度”的钢轨将从这里走出去,为中原经济腾飞“铺路塔桥”。

责编:谢瑜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