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与汶川共奋进”⑦看着村子的变化是老人最开心的事

2018-05-05 15:39    来源:映象网     打印本页 关闭

绵竹年画村村貌

  映象网快讯(特派记者 阮海峰 文/段晋哲/图 发自德阳)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年画、宛若江南水乡的建筑……5月5日,映象网记者来到震后重建的德阳绵竹年画村。走进村里,就看到家家户户墙上都画有年画,感觉是过春节一样。

  据介绍,年画村本不是一个村落,灾后重建时,当地为更好传承和发扬绵竹年画,将射箭台村、大乘村和石墙村合并为年画村。今年63岁的殷昆全告诉映象网记者,2009年重建之后他就带着全家人从大乘村搬迁到了这里。

  “说实话,还是现在的生活好呀,以前我是专门给乡亲们做‘坝坝宴’的,方圆十几公里内,只有要红白喜事,我都带着徒弟去做饭,挣个辛苦钱。”殷昆全老人指着身后的饭店兴奋的说,震后搬迁过来,乡亲们都说,吃惯了我做的“坝坝宴”就想让我在新村开个饭店。

  因为厨艺精湛,殷昆全老人的饭店从开业至今一直很红火,“仅今年五一假期三天,收入就有三四万块钱,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离不开党和政府,更离不开那些来绵竹援建的人。”

  如今,看着村子的变化,是老人最开心的事。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

  绵竹年画非遗传承人陈刚告诉映象网记者,绵竹年画由于只有他一家人在传承,在地震中险些失传,因而在震后受到重点保护,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初是授予他的爷爷陈兴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2009年2月,绵竹年画更是与全国其他木版年画一起,联合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衔”,相比以前,绵竹年画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如今的孝德年画村不但房屋重建一新,而且新建村落保留了诸多传统风格。”陈刚说,重建以后,游客越来越多,年画不愁卖不出去。生活越来越好过,也坚定了我要继承爷爷的遗志一直画下去、把传统技艺一直传承下去的决心。

  据悉,自2011年绵竹年画社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后,全绵竹年画的销售额从2002年的不足40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3000余万,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1500余人,带动数千户老百姓增收致富。年画产品远销美、法、英、日、新加坡、台湾、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责编: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