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热点  > 正文

与11只老虎对峙的男子为何没受伤?揭秘动物园里的隐蔽隔离装置

2021-10-26 15:31:40   来源:新京报

近日,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一名游客违规下车,非法闯入白虎展区,与11只白虎对峙。因为园区中一道隐蔽式装置起到了关键的防护作用,闯入者与动物之间始终没有发生实质性接触。

北京野生动物园一名工作人员曾向新京报记者解释,在自驾游览区,动物园通过隐蔽的隔离技术将猛兽与游客(包括工作人员)进行了隔离,虽然游客能近距离观赏白虎、棕熊等猛兽,且感觉不到隔离的存在,但动物并没有机会来到游客车边。

什么是隐蔽隔离措施?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是否会对动物造成伤害?针对这些问题,10月25日,新京报记者邀请中国动物园协会景观设计组组长马可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做出了详细解释。

与11只老虎对峙的男子为何没受伤?揭秘动物园里的隐蔽隔离装置

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白虎展区的“V”型壕沟。来源:北京野生动物园VR全景截图

什么是隐蔽隔离措施?

在动物园中,为了保障游客及动物的安全,防止双方直接接触,园区会采用多种隔障方式。

中国动物园协会景观设计组组长马可告诉新京报记者,动物园传统而且常见的隔障方式包括网笼、墙、玻璃隔断等。而隐蔽隔障设施,指的是不遮挡游客视线、容易被游客视线忽略的隔障,例如壕沟。

壕沟设在动物区和游客区之间,分为干壕沟和水壕沟,前者沟底多为自然植被,后者则装满水,类似湖或池塘,比如有的灵长类会避免接触水体。其宽度和深度根据动物的跳跃能力来确定,“大于动物的最大行为距离,保证动物无法跃过。”马可说。

此外,壕沟周边常辅以其他设施。马可表示,为了让动物更多地出现在展区核心位置,避免动物试图接近壕沟或逃逸,动物园常在壕沟边缘适当位置布设电网、砾石、树段等,“有的食草动物不愿意踩在尖锐的石头上。”

但这些设施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游客感觉不到隔障的存在,认为自己与动物处在同一空间。

隐蔽式隔障在野生动物园中较普遍,“因为里面存在类似车行区的区域。”但马可也透露,并不是只有野生动物园才会采用,“所有的动物园都在根据不同的展示物种选择合适的隔障方式。”

与11只老虎对峙的男子为何没受伤?揭秘动物园里的隐蔽隔离装置

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白虎展区的电草。来源:北京野生动物园VR全景截图

动物园如何选择隔障方式?

马可告诉新京报记者,动物园在选择隔障方式时很灵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都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参观模式,即“园区用什么方式将动物展示给游客,游客观赏的视角是什么样的”。

在一些野生动物园的车行区,游客渴望“近距离”游览,园区会根据车内游客的视野范围设置隐蔽隔障,“既让游客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动物自然行为,也隐藏他们不愿意看到的隔障方式。”

第二,要考虑是否适合动物。“在小型动物展区,没有必要用大壕沟,采用合适的地形高差就可以解决问题。设壕沟时,也要考虑动物是否有能力助跑、起跳位置等,不同动物展区运用不同隔障,根据动物的习性来调整,但前提是不以牺牲动物福利为代价。”

此外,可以多种隔障方式结合。例如电网,既可以限制、警示动物的活动范围,也可以辅助并提升壕沟的安全性,在动物起跳点进行制约,可以作为加强效果的安全装置。

与11只老虎对峙的男子为何没受伤?揭秘动物园里的隐蔽隔离装置

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白虎展区壕沟所在位置。来源:北京野生动物园VR全景截图

壕沟、电网等隔障是否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马可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壕沟是比较成熟的隔障方式,本身不会对动物造成致命伤害,“一个状态正常的动物,在行动前会评估安全性,不会强行跳跃。”但动物园也要考虑设施带来的隐患。

“动物虽不会主动跳跃,但有可能因为打斗等意外掉进去,所以可以采用‘V’型壕沟。”马可解释称,这种壕沟临近游客一侧是垂直的挡土墙,高度大于动物垂直跳跃的最大范围,保证动物无法跳到游客区,但临近动物的一面为斜坡,“就算动物掉下去,也会安全落地,还可以走回自己的区域。”

至于电网,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告诉新京报记者,电网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细铁丝状;一种中间为棍状,上面生出多根枝状物,约一尺高,看起来像一棵铁丝树,也叫“电草”。

“一般用弱电,对动物应该没有太大伤害,但因为平时到这里会被电得不舒服,动物默认这就是围栏,有点像瑞士牧场拦牛的电围栏,利用的是动物的条件反射,虽然弱,但有效。”王放说道。

马可还透露,电网在国内的动物园中应用较普遍,多置于地面,有时也放在墙上,只是游客很少能注意到,尤其是电草,“人的视线对横向的东西比较敏感,电草是发散状、树状的,一丛草的感觉,对人眼来说不太有吸引力。”

“不能说电网是一个友好的设计,但确实是有效防止动物逃逸的手段。”马可说。

动物园在隔障设计时可改进的地方?

马可认为,电网作为一种传统而且有效的隔障手段,并不一定要被取缔,而是要合理利用,“它只是辅助,不是终极防护,例如在没有壕沟的情况下,只铺设电网是没有意义的。”

他透露,在国外,由于动物园内车行区相对较少,电网更多被用来保护植物,“在保证动物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当不希望动物去破坏某一片植被时,会用很细的一根电网来做警示,引导动物去其他地方。”

“不管是电网,还是池塘等隔障手段,利用的是动物的恐惧心理。”马可介绍称,目前国际上更推崇动物友好设计,采用对动物没有任何伤害的方式来隔障,让其在没有安全威胁的环境下成长,但这也往往会带来参观模式的改变,“比如用玻璃,参观效果可能会差一点。”

此外,在动物园的步行游览区,也可以将动物饲养在全封闭的网笼里。

“不是说用一个铁笼子、铺水泥地,把动物禁锢在里面,那是落后的观念。”马可解释称,应该按照动物自然栖息地和生态环境中的社群关系形式进行展示,从传统动物园中展示动物个体的模式转变成由动物和周边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的生态化展示模式。

马可建议,动物园的场馆设计师应多了解动物园友好设计范畴,“其中有很多设计原则,告诉我们如何在设计场馆、达到游客观赏效果的同时,兼顾动物福利,寻找到那个平衡点。”

文章关键词:动物,&ldquo,&rdquo,游客,动物园 责编:彭向华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郑州市动物园白狮家族首添新丁 还有“萌宠”等你来打卡

    郑州市动物园引进了赤腹松鼠、魔王松鼠、雪地松鼠、貉等几种动物。园内的白狮、黑熊等动物也成功繁育,园内白狮、黑熊、环尾狐猴等动物成功繁育白狮属于豹属猫科,这是郑州市动物园内白狮的首次繁殖。

  • 熊猫来了!“豪宅”面积两千多平米,还有仨“保姆”

    国宝熊猫不仅吃的花样多,对食物的精细程度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竹子,不新鲜不可口的绝对不吃。两只熊猫除了配有两千多平的超大豪宅外,还配有三个专门的保姆,来照顾它们。

  • 莫斯科动物园重新开放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入口处进行清洁工作,为动物园重新开放做准备。新华社发(叶甫盖尼·西尼岑摄)  这是6月15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如意”。

  • 旅美大熊猫回家听不懂中文咋办?网友操碎了心

    出生在美国国家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贝贝”19日从华盛顿启程,返回家乡中国成都。来源:中国日报  此次航班的机长约翰·亨特已是第5次执飞运送大熊猫的专机。为了确保“贝贝”旅途无忧,美国国家动物园饲养员劳里·汤普森和首席兽医唐·奈弗将陪同它一起前往成都。

  • 动物们的“专属月饼”你见过吗?快来郑州市动物园和它们一起过中秋

    郑州市动物园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更好的开展科普活动,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工作人员为羊驼、大象、河马、猩猩、猕猴等动物们制作了“专属月饼”,也让动物们过上了中秋节。

  • 禁带食物并坚持搜包引争议 上海迪士尼终于公开回应

    (谢艺观)近期上海迪士尼因“禁带食物并坚持入园时翻包检查”引发持续关注,事件发酵十多天后,上海迪士尼终于公开发布声明进行回应。22日晚间,曾有媒体报道,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示,上海迪士尼不接受调解,不会就禁带食物、翻包检查等规定做更改。

  • 可怕!斑马咬掉女游客半截手指!再也别这么逗动物了......

    8月5日晚上9点左右一位网友通过网络发布求助信息“女朋友中指被斑马咬掉半截怎么办”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受伤女子坐在120急救车上双手鲜血淋漓 2016年12月广州长隆动物园一斑马攻击撕咬一工作人员并拖行10米多远事发时饲养员准备带斑马回笼舍斑马突然发狂攻击工作人员李某李某手部受伤 

  • 游客在长颈鹿展区撒落万元现金 园方:失主仍未找到

    17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云南野生动物园了解到,“丢钱”失主仍未找到,园区已报警。发现长颈鹿庄园有现金是16日上午11点55分左右,工作人员看到长颈鹿展区内突然散落大量现金,为防止长颈鹿不慎吞食这些纸币,工作人员立即进入展区“救钱”。

  • 重庆动物园为动物取暖过冬

    12月19日,重庆动物园的一群麦哲伦企鹅在空调房内的游泳池中畅游。 当日,重庆动物园在节尾狐猴馆、企鹅馆、两栖爬行动物馆展示动物防寒保暖系列措施。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