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气污染,如何发挥市场作用?
求教于部分市县,多数人语焉不详,个别人直截了当:政府就能管好,用不着市场乱掺和!
省环保厅专家则提醒:行政手段的运用,已接近极致,今后必须探索管理市场化和治理市场化。评论员十分赞同专家的意见。
过去的治污思路是:谁污染谁治理,谁的事谁干好。企业要有一支治污技术队伍,要增添全套设备,成本高、负担重,效率低。专家说,像污染较重的石油炼制和化工园区,今后就可以请大型的专业治污企业,统一治理,按份额缴费。这只是治理市场化的设想之一。
环境管理同样可以市场化。各市县都有环境监测站,人数最多的站上百,每年还要更新设备。其实,监测工作完全可以让符合资质的环保企业来做,政府掏钱买数据就行了。社会能干好的,政府不去干,降低了开支,还培育了新产业。
排污权交易,是企业关注的一大热点。有企业算账,自己减排了多少吨,折合几十万元;有的企业减排量甚至折合到几千万元。可见,企业自觉减排的第一动力,还是经济利益。
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是,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环境容量允许。显然,目前并不具备。这些企业算出的收益,近期都无法变现。尽管如此,仍应继续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在不断完善我省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给社会一个明确预期,以强化地方和企业持久减排的意愿。
对环保产业现状,省环保产业协会的专家不那么乐观: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乏领头企业,1000多家环保企业都不大,而且散;技术开发力度小。这更印证了市场化、社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若将环境管理和治理的大部分职能放给市场,“无形之手”应能吸引来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
我省“攻坚战动员会”,顷刻之间号令起千军万马,大气质量较快好转,民众无不喜出望外。但是,这终归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动员会”不可能年年开,各级干部不可能月月在治污第一线。长远看,政府应是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督者。让市场成为治理污染的生力军,法律成为管理环境的“天条”,环境保护才能成为社会常态,才真正治了本。
当下虽不能至,但须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