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攻坚战动员会”之后,评论员拜访了10多个市县环保局长,倾听他们的喜与忧。
有的局长很自豪:现在环保局有存在感了,提干需要环保部门盖章,“评优评先”环保部门也得拿出意见。
有的局长很振奋:现在不再是“单打独斗”,部门联合执法,查封扣押、限产停产,震住了不少违法排污企业。
一位环保局长回味个中酸甜苦辣:“过去给企业做环评,领导往那儿一坐,说,环保局几天内得把环评做出来,符不符合条件自己掌握,做不下来辞职”。引进企业必须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了走过场。“现在领导来说情的少了,干扰小了。”
局长们最普遍的的担忧是,环保部门的腰杆子能不能一直硬下去。
也有担忧具体问题的。比如,有的企业设有专人“望风”,发现执法人员来了,就按规定排放;执法者刚离开,继续非法排污;一些企业不投资改造设备,宁肯停工,也不改造设备。这些问题,怎么办?
局长们的“自豪”、“振奋”是好现象,没有职业自豪感,没有工作激情,任何事情都做不好。“说情的少了”,更是好事,市县领导人真的把环保当做硬任务了。对具体问题的担忧,尤其值得称赞,说明大家已在认真钻研业务、琢磨办法了。
至于担忧“腰杆子还能硬多久”,答案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有为才能有位。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反躬自问。一个月来,中央督察组和省直相关部门到各市县暗访,从无“空手而归”。暗访组在一个县级市,两天就发现了22个必须整改的问题。暗访组人生地不熟,就很快发现了重大污染点;当地环保局熟门熟路,能看不到吗?
“攻坚战动员会”要求,“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坚决克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搞人情执法、关系执法、协商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这有极强的针对性,绝非“官话、套话”。各地环保部门不妨以此为镜,查查自己干没干过讲人情、讲关系,甚至私下协商等不光彩的事。个别地方过去有法不依、违法不究,与执法者自身有没有关系?
为环保执法“撑腰”的有国家法律,有省委省政府,有市县党委和政府,更有河南1亿父老乡亲。“腰杆子还能硬多久”,现在就看环保执法者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