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队长”杨予军:15年献血上百次 将坚持到60岁

2013-10-24 18:02 来源:映象网

   抽血过程中与医务人员交谈。

  抽血过程中与医务人员交谈。

  定期来献血小板已经成了杨予军生活的一部分

  定期来献血小板已经成了杨予军生活的一部分

  【编者按】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拥有人生的出彩时刻,心怀各式各样的梦想。映象网将分享每个人最真实的追梦故事,最动人的出彩时刻。

  从6月14日起,映象网将以“中国梦·享出彩”为报道主题,从一亿河南人中寻找有代表性的100个河南人,分享他们的人生出彩时刻,说出他们的下一个出彩梦想。

  第四十二期,本网刊登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志愿者杨予军热心公益15年来坚持献血破百次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和分享追梦的快乐,一起传递正能量,见证积极励志的筑梦故事。

  【人物档案】 

  姓名:杨予军

  年龄:51岁

  职业:下岗工人

  出彩时刻:“我从小就不迟到,不管做什么事儿,献血这事儿也一样。”自从98年第一次献血以来,杨予军捐献全血15次,成分血100次,风雨无阻,这一坚持就是15年。

  献血上百次是什么概念?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计算:一个治疗量相当于献出200毫升全血。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上百次,等于将周身的血液换了十几遍。

  映象网讯(记者 南乐天 文/图)“其实关于我没什么好说的,做这个比我早,比我时间长的有很多人。”当被问到自己的“献血史”,如今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大队长的杨予军,显得十分淡然。

  【出彩时刻】15年风雨无阻奉献“热血” 

  格子衫、黑色运动包单挂右肩,胸前挂着志愿者的牌子……高高瘦瘦的杨予军看起来颇有一股精神头儿。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接待大厅,一有人进来他会立刻热情地迎上去耐心细致地解答各种疑问,不是听他口口声声的“我这个老家伙”你大概会忘了,他已经51岁了。

  1998年10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当时36岁的杨予军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没多想,觉得这是好事儿就来了”。自此以后,每隔半年他都要来献一次全血,每次都是400ml。

  2006年杨予军了解到“成分血比全血更紧缺,医疗效果也更好”,于是从2007年开始只献血小板。最初按国家规定每28天一次,从去年7月份新规实施缩短间隔时间后,他就隔两周都会来一次。除了有一次跌伤吃药不能献,两周一次雷打不动的献血小板,这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抽血小板的过程要更“受罪”一些,需要躺在血液分离机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我很幸运,有的人身体素质不适合,会出现恶心头晕的反应,这些情况我从没遇见过。”他说。

  【我的梦想】更多的人加入献血的队伍

  不仅自己献血,杨予军还动员家人朋友一起献。他的妻子杨建霞也是献血热心人,“她比我还早开始一个月”杨予军说,“不过因为中间身体条件受限,没有我来的频繁。”

  06年8月份,儿子杨辰满18岁后,在杨予军夫妻二人的鼓励下也加入了献血队伍。提起这一家人,血站的工作人员啧啧称叹,“他们一家的献的血加起来得有400多袋了”。

  “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的献血的队伍中,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再献几袋呢?”说起当前省内的献血状况,杨予军称,最大的原因是大家对献血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尤其是对献成分血的方式不接受,不信任。

  “国内的献血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这个数字远远落后于国外。”杨予军说,“如果平时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维持一个合理的量,也不会出现血荒的状况,更不会出现比如汶川地震时大家一窝蜂抢着献血,导致最终不得不限制采血以避免浪费,这都不是一个良性的状态。”

  【映象对话】 

  记者:有人觉得,献血再多,用的时候还是得掏钱,这么很傻,你怎么想?

  杨予军:这么想就不对了。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或者家人需要用血的时候才来献,利用“互助”制度自救,其实如果平时都能献一份,就不用怕缺血。按国家的政策,我们全家这辈子都可以无偿用血了,但是我希望永远不要有那么一天。

  记者:您这么多次献血过程中,有没有哪一次是指定给某个人的?对方知道吗?

  杨予军:没有。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我自己从来不指定给某个人。但其实需要的人很多,有机会到医院看看吧,很多人更需要只是你不知道。所以我还是会选择到血站献血,血站和医院会根据病人的状况调配使用,当然他们肯定也不会见死不救。

  记者:您今年51岁了,打算再坚持几年?

  杨予军:到60岁生日那天(国家规定献血最高年龄)。我的身体还不错,前段时间天刚变凉的时候还一直穿短裤上街(笑),应该有希望。

责编:王文静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