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万人助万企”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黄河旋风宝石级大单晶金刚石生产车间。乔利峰摄
“啪!闪断一下,几千万没了,急得眼红。”提起电压波动造成的损失,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文龙心疼不已。公司主要生产人造金刚石,一次生产需要最少7天不间断平稳供电。随着规模扩大,电压波动竟成“要命”问题。
企业有难,政府来援。组织省级专家实地“会诊”、加装应急电源、建造专用变电站……在许昌市政府的协调下,困扰企业5年的问题,不到30天解决了。
这是河南“万人助万企”活动中的生动一幕。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把工作聚焦到产业、企业、企业家,就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就能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向着‘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迈进。”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2021年6月以来,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书记、省长亲自挂帅,助企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释放存量潜能,锤炼干部能力作风,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鹤壁天海集团新能源汽车线束生产车间里,“共享员工”在紧张而忙碌地工作。鹤壁市人社局供图
纾解痛点堵点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招工难、用工荒”是困扰企业的共性问题。河南省鹤壁市的办法是“共享用工”。
“原企业岗位保留,在新厂子干活拿工资,收入增加了咋能不高兴?” 2022年3月29日,在鹤壁天海集团新能源汽车线束生产车间里,“共享员工”马静麻利地将一条条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线束装配整齐。
2021年7月,天海集团订单量增大,急需增加生产班组。“工人缺口200多人,但洪灾叠加疫情,不好招人。人手不够,我们全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就泡汤了。”该集团线束新能源事业部行政人事经理李飞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连说了几个“心急火燎”。
同一时段,受生产经营形势影响,鹤煤集团出现了员工暂时富余和闲置情况。鹤壁市人社局化身“红娘”,组织两家企业尝试“共享用工”,解了“燃眉之急”。
根据协议,用工共享期间,工资由天海集团直接发放;鹤煤公司仍负责管理“共享用工”的劳动关系,双方共同承担社保费用。截至目前,鹤壁市有26家企业采用此模式,累计“共享用工”逾14000人。
复杂问题集中研判、共性问题政策转化、个性问题一企一策,河南省、市、县三级联动,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土地问题,省级层面出台措施对产业发展用地予以支持,针对重大产业项目出台了用地保障十一条细则。南阳市实行“标准地+代办制”“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新建工业项目实现“一天办四证”。许昌市出台相关文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411亩、闲置土地1749亩。
“原来施工许可证审批得三四个月,带着大摞资料几个部门来回跑,现在一个月不到就办完了。”平顶山市东方今典项目开发负责人刘冠丽激动地说,“现在‘拿地即开工’,太高效了。”
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平顶山市将建筑工程审批事项由119项精简为48项,审批时限由120天压缩至一个月左右;在全省率先推行“建筑施工许可承诺制”;出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施办法》,实现“拿地即开工”,“马拉松”变成了“短平快”。
全省范围内,河南全面推行有诉即办,对市场主体、企业投资者和群众的诉求做到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必办、有诉即办。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比例提升至62.34%,平均跑动次数缩减至0.0955次,不见面审批和“零跑动”事项比例提升至93.48%,政务服务便利度明显提升。
河南研发的氢能无人驾驶公交车,已经开始在郑州郑东新区试运行。人民网 张毅力摄
夯实发展底盘 经济增长更具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何落户小县城?此事要从河南金铨塑业有限公司说起。金铨塑业是中牟县一家新型建材企业,近几年,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功能性管道材料。2020年底,新材料研发成功,抑菌率达99.97%,可有效避免饮用水输送环节的二次污染。
公司董事长董志伟兴奋之余,萌生一个大胆的念头:“要是能把实验室‘搬’过来,不仅我们有了源头活水,整个河南在先进材料领域都会有一个大突破!”
与对方一洽谈,董志伟傻眼了。金铨塑业乃至整个中牟县都无力承接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资金至少六千万,把县里所有招才引智政策资金全加起来,撑死了一千多万,差距太大。”
关键时刻,中牟县领导带队,两次北上与实验室洽谈。没有启动资金,县政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硬挤出3000万元;土地审批慢,金铨塑业将自己的地让出来;钱不够,省市齐援,后续3000万元资金将陆续申请……2022年3月21日,中牟县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签约。
“新材料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有信心在两年内实现产值翻一番!”董志伟信心满满。
补短板,谋长远。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稀少,高端创新人才培育难、引进难一直是制约河南发展的短板,这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万人助万企”活动中,河南集全省之力,补强科技创新短板。
2021年,河南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启动建设,重建重振的河南省科学院揭牌运行。同时,河南推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将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让河南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向着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阔步前进。”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话语铿锵。
2021年,河南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高1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3%、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28%。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厚植发展优势,培育创新动能。今年,河南再定创新“小目标”: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达50%以上;“智慧岛”双创载体实现省辖市全覆盖;引育创新人才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推进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
河南濮阳市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张朝晖(右)到企业讲解惠企政策。受访者供图
锤炼能力作风 干事创业更增底气
“我向大家公布在场几位负责人的电话,如果想咨询环评问题,请联系环评处负责人。咨询‘两高’项目问题,请联系大气处负责人。在企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也可以直接联系我……”
4月7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第33次企业服务日活动现场,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仲田与1000多家企业、6000余人在线隔屏互动。
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全省4万多名干部躬身入企,变身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员”、问题“协调员”,千方百计解难题、提效能、办实事。省级领导同志躬身示范,共包联56家重点企业、38家培育上市企业。“万人助万企”活动成为河南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促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家企业工业蒸汽价格下调,为20余家企业节约蒸汽成本近500万元;推动8000余万元应急稳岗补贴顺利拨付全市57家企业……4月15日,河南濮阳市重点企业(项目)首席服务员张朝晖盘点起自己的助企经历,如数家珍。
张朝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办综合科科长。“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张朝晖说,在服务企业的具体实践中,自身能力、思想觉悟都得以提升,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获得感。
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张朝晖服务的企业之一。该企业董事长谭学军久居广东,曾一度对濮阳的营商环境充满“疑惑”。“首席服务员的几件事办下来,我们感受到了濮阳方面的满满诚意和不懈努力,长期扎根濮阳的信心更足了!”
在“万人助万企”基础上,许昌市创新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市县两级共选派2638名助企干部,帮扶3516家企业。“各级党员干部设身处地帮助企业纾难解困,锤炼了干部能力作风, 加快了‘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说。
2月7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会议召开,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要坚持把“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在“八个深化”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随着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快速落地、落实、落细,全省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9%,其中五大主导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3.5%。这组亮眼数据,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投资实现“V”形反转的良好态势,表明河南省正在开展的“万人助万企”活动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万人助万企”活动如火如荼,企业创新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中原腹地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正激荡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