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红脸王”刘忠河《打金枝》剧照
豫东调《打金枝》选段:老皇兄你且慢慢着些吧!唤声亲翁郭子仪,为此事怎能够斩首级,郭暧儿年幼孩子气,夫妻们争吵可是常有的。
“豫东红脸王”刘忠河《打金枝》剧照
上面的这段话是豫剧《打金枝》的唱段,古代宫廷里的矛盾被充满平民色彩的语言悄然化解,高亢嘹亮的豫东调也唱出了河南商丘当地独有的那份朴实与真诚。商丘市豫东调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商丘市豫剧院院长陈新琴说,豫东调是最能引起漂泊在外豫东百姓共鸣的纽带。
商丘豫剧院演出现场
陈新琴:咱们去外地演出时,一开嗓,外地的老乡立马就听到,哦,这是商丘豫剧院的,也就是豫东调传承保护中心演唱的,老乡们说,听到家乡戏特别亲切!
然而,豫东调不只流行于河南商丘,在鲁西南、皖北和苏西北等地区,这一独特的地方唱腔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豫东调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商丘话也广泛通行于河南商丘、安徽亳州、阜阳一带。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语言学副教授庞可慧说,商丘方言一出口,一个实诚的豫东人形象就会油然而生。
商丘古城
庞可慧:方言它有特征词,商丘市商丘县这个地方,说话的时候用问句,他都是说吃不(bo)?你来不(bo)?走不(bo)?还有这个“子”(dei),筷子(dei)、勺子(dei)、大嫂子(dei)、面条子(dei)这样的。民权县的程庄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比如说树,他说(xu),“上 ju 买个ju不qi xi,红xu xu不qi,ju ju 还不qi”,就是“上集买个猪不吃食,喂红蜀黍不吃,煮煮还不吃”。
商丘四通八达的高铁路网
商丘地处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交通四通八达,人员流动频繁,从古至今都是交通要塞,庞可慧说,商丘方言的盛行,和历史上商丘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渊源。
宋国故城考古现场
庞可慧:春秋战国时期,咱们这个地方属于宋国,宋国在兴盛的时候,它范围是很大的。目前河南的东部、江苏的西北部、山东的西南部,都属于宋国,跟这个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咱们跟挨着的像亳州基本上是一样的,跟阜阳基本上也是一样的,差别很小。
商丘古城城门
商丘方言叫卖声:
“咸花生,面蚕豆!”
“黏黏馍热嘞,最好吃的黏黏馍来了!”
“豌豆糕,热嘞!”
商丘古城夜景
有人说,底蕴厚重的商丘像极了河南在中国的模样,它的古朴,它的沧桑,也如同奔流不息的黄河,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和记忆中。行走于商丘的大街小巷,有如穿行于千年的历史中,慷慨激昂的豫东调和生动形象的方言不时在人耳畔回响。那是生生不息的历史,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记忆,那声音,是乡愁,是思念,是挥之不去的故土情深。
商丘城貌
(总台记者王泽华 河南台记者张晴 商丘台记者刘悦 谢姝娜 张家铭 李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