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印不贷款”,银行风险防范也要“异质思维”

2016-11-21 16:31 来源:人民网

  26岁的河南小伙吴建平在5岁时遭到电击,失去了双臂。不久前,打算和刚领过证的妻子去买房的他,在准备签订购房贷款合同时被告知,必须要在合同上按指纹。最终,郑州市某银行最终同意在吴建平签字时以拍照存证的方式,签署购房贷款抵押合同。(11月20日《新京报》)

  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依靠自力更生终于攒够了婚房的首付款,却因为“无手印不贷款”生硬、冰冷的规则,让他陷入了困境。银行工作人员提出了两个“变通”的对策,一是以吴建平妻子的名义买房,二是委托给公证处办理。不愿意妥协和退让的吴建平,最终用自己的坚持赢得了银行方面的让步。

  吴建平的遭遇,只不过是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生存生态的一个缩影。尽管一些残疾人通过就业、创业很好地实现了社会融入,但他们依然承受着人为的樊篱带来的伤害与痛苦;尽管有些残疾人在物质生活上已经脱贫了,他们却依然要吞咽权利贫困的苦果——“无手印不贷款”对于许多人来说轻而易举,对于吴建平这样的残疾人来说则是强人所难。

  按手印只是证明签约人身份的方法之一,并非唯一的方法;《合同法》中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缔结合同需要双方的指纹。就此而言,“无手印不贷款”缺乏法律依据;作为一条不合理规则,“无手印不贷款”为何见怪不怪甚至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尽管大城市“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买房却能够让人们对一个城市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权利失衡、强弱鲜明的格局下,购房者为了能够顺利贷款买房,往往不得不按照银行的规矩来办理;哪怕这些规矩有不够合理的地方,购房者也选择了委曲求全。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不能顺利地贷款,城市融入的“买房梦”就会被搁浅。

  在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风险社会,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摆在银行面前的一道现实的考题。“无手印不贷款”的初衷,在于防止诈骗和恶意贷款;可是,防范金融风险需要银行多渠道、全方位对购房者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依靠按手印来加一把“安全锁” 只是看上去很美好。更何况,除了按手印,确认签约人身份的方法还有很多。“无手印不贷款”符合银行的工具理性,却背离了法律规范和公众利益的价值理性。

  打破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需要银行在管理服务上多一些改革与创新。银行的客户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对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来说,银行需要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只有这样,银行才能既防范好安全风险,也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金融服务,让客户在银行拥有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责编:张迪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