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中国之治”的基石。
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推动基层治理的重大意义。基层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直接参与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既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治理指向,也要以最广大人民为治理主体,把推进基层治理作为中心任务,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
体现基层治理服务导向。当前,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服务供给渠道单一化。基层治理除了治理二字,还应转变治理理念,由“管控”转变为“服务”,体现其服务导向。基层干部要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入手,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竭力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下功夫,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以服务民生着力解决复杂社会矛盾,提升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
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人民群众是最广泛、最活跃的社会治理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民众的参与十分重要。在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凸显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自我管理,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途径。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倾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颜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