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今评弹  > 正文

映象网评:珍惜粮食,为祖国强大而努力

2021-05-24 12:25:04   来源:映象网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有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我有这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首歌是袁隆平院士做词的,这是他的梦想。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不能吃饱肚子,而中国却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令世界刮目相看。粮食是每个国家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也是稳定社会经济大局的“压舱石”。袁隆平一生深入农田,爬过稻杆,蹲进泥洼,将自己种在大地里、泥土中。孜孜不倦研究杂交水稻,他孕育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100公斤,为“世界之最”。对于袁隆平来说,追求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是他能够在逆境困境中勇于坚持、向着科研难点堵点敢于发力的精神信念和力量来源。

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火车和高铁是大众喜爱的出行工具,当我们看到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在卸垃圾时,那些垃圾袋里还有很多没吃完的食物混合着其他垃圾装了满满一袋,真的感觉非常可惜、非常浪费。每个人可能只是丢弃了一点点,积少成多,在一个垃圾袋里就会有很多粮食被浪费。中国人从饿着肚子到吃饱饭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但是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节约粮食,不剩菜、不剩饭,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袁隆平院士那种扎根泥土却努力向上的精神,在任何年龄都未曾改变。2012年,袁隆平院士82岁,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带领着团队开始研究“海水稻”,他要实现人类在沙漠、戈壁、盐碱地也能种出水稻的梦想。经过5年的奋斗,“海水稻”试验成功,最高亩产1200斤,这也意味我国2.8亿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即将变废为宝,又能多解决至少一亿人的口粮问题。活在21世纪这个幸福的年代,饥饿问题早已远离我们,但更应多学习袁隆平院士淡薄名利追求梦想的精神,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干事业。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他走后留下满仓稻香。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忆袁公。袁隆平爷爷走了,但国人的脊梁挺起来了。我们要珍惜粮食,继承扎实努力不怕苦的精神,为祖国强大而努力。(银迪)

文章关键词:珍惜粮食,祖国强大 责编: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占补平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从源头上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为做好下一步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了重要遵循。

  • 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把发展作为河南人民最根本的福祉,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势,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 备战“三夏”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还有10天左右河南省的小麦将进入大面积收割期。为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备战“三夏”。

  • 把“国之大者”扛在肩上 ——河南南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纪实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图中,南阳是21个粮食年产量超百亿斤的地市之一,耕地面积不足全国的1%,粮食年产量超140亿斤,特别是夏粮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4%,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的缩影。 背负着500多万农村人口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南阳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奋力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时期粮食发展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品质优、产业强、增收稳的喜人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