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王韶卿)“依靠群众,应用科技,治理黄河,造福人民”。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为全国水利系统非营利性重点科研单位,主要从事水利行业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据了解,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0年10月5日,成立初期为黄委泥沙研究所,
1956年更名为水利科学研究所,1991年升格为副局级并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升格为正局级。黄科院拥有郑州“模型黄河”试验基地、新乡“节水试验”基地、东营“黄河河口”试验基地,建有大型实验厅楼8座,配备30多个具有较完备试验设施的实验室,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 4000余台(套)。
在郑州“模型黄河”实验基地,小浪底库区试验厅,模型自1998年建成以来,完成了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1-5年调控流量方案试验、小浪底水库2000年运用方案试验、2001年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模型验证试验及2002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等多项研究任务。在拟定的水沙系列、边界条件及水库运用方式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库区水沙运动规律、库区淤积形态变化过程、排沙特性及库容变化等,为选择小浪底水库最优运用方式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此外库区模型可执行跟踪研究,为水库发挥最大综合效益服务。
60多年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黄河治理开发的需求开展学科建设,学科研究领域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延,已初步形成了以河流泥沙、水土保持、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等为优势学科,以工程力学、防洪减灾与水利管理、水资源与水生态、高新技术、灌溉与节水技术、水利信息化与测控技术等为支撑学科的创新体系,涵盖专业达60多个。
1978年以来,黄科院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黄委重大科技项目近5000项,有13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其中“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黄河水沙过程变异及河道的复杂响应”等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优选与调控的理论及关健技术”“黄河‘揭河底’冲刷机理及防治研究”等114项成果分别获大禹水利科技奖、水力发电科技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
黄河流经新乡市封丘县56公里,在黄河左岸、黄河大堤以南、贯孟堤以北形成了241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带。
据介绍,1992年,黄科院在郑州市北郊征地400亩,建立了大型黄河模型试验基地。从1992年开始,先后投资建成多座试验技术先进的大型试验厅,其中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铺的黄河下游河道模型厅、小浪底水库模型厅、三门峡水库模型厅、水土流失试验厅等。
黄河从青藏高原北麓发端,一路九曲跌宕奔腾万里,从孟津出峡谷一泻千里,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冲积扇大平原。荥阳,正处于峡谷至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三级阶梯中的二、三级过渡带。
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黄河河务局联合开展“美丽中国•壮美黄河行”暨“2018网上看河南”网络主题活动,映象网策划大型专题特别呈现。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洪口。中国网信网 张群 摄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
治水名人园大禹雕像 王蒙(摄)河工雕塑园雕塑 王蒙(摄)为宣传黄河文化、普及黄河知识、弘扬黄河精神,孟州河务局在开仪控导工
9月4日,豫北平原秋阳高照,天朗气清。在河南温县,记者见证了该县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打造“一文一农”两大特色产业品牌、做好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
厂区绿植葱郁,路旁花树点缀,货车来回穿梭——河南桐柏县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内一派火热生产景象。这家在河南率先获得卫生注册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黄河河务局承办的“壮美黄河行暨2018网上看河南”网络主题活动一行走进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感受滔滔黄河水的宏伟壮观,见证受益于合理治理的黄河的健康生命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