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专题 > 壮美黄河行 > 活动日程 > 三门峡 > 正文

【壮美黄河行】一座坝兴起一座城 这座让天鹅流连忘返的城市靠什么屹立于黄河之上

2018年09月06日14:55  来源:未来网

5034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网站)开封9月5日电(记者 刘文静)1957年,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座新的城市也由此诞生。三门峡,建于大坝、兴于黄河,但在历史上,也数次因黄河泛滥而受灾。数千年来,这里的人民一直依赖着黄河生存,但也始终没有停下治理黄河的脚步。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上写着“国泰民安”四个大字(未来网记者 刘文静 摄)

如今,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治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方土地上,不仅人民安居乐业,就连候鸟也流连忘返,据统计,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7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黑鹳、白头鹤、中华秋沙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疣鼻天鹅、灰鹤等34种……其中最引人注目当属天鹅,共有6000多只,三门峡也因此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人民治黄的一次伟大实践

据了解,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与山西省平陆县交界处黄河中游河段的下部,控制流域面积68.8万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水量的89%,沙量的98%。

三门峡水利枢纽投运以来,充分发挥了防洪、防凌、调水调沙、灌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

三门峡水利枢纽大坝开闸泄洪,激起黄河“巨瀑”(未来网记者 刘文静 摄)

“确保黄河防洪安全是三门峡枢纽的首要任务。自1964年以来,三门峡以上地区曾6次大洪水,由于三门峡枢纽及时采取措施,削减洪峰,减轻了下游堤防负担和漫滩淹没损失。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与小浪底、故县、陆浑、河口村水库配合防御特大洪水,为黄河下游岁岁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门峡水利枢纽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了解到,三门峡水库投运后,黄河下游防凌工作进入了以水库调节为主的综合防凌新阶段,避免下游小流量封河和“武开河”,黄河下游再没有发生过凌汛决口。据统计,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以后,类似1951年、1955年因凌汛决口的凌情有6次,由于适时运用,每次都避免了“决口”的危险。

与此同时,水库蓄水有效地缓解了黄河下游灌区关键时期灌溉用水紧缺的局面,同时还为胜利油田提供了可靠水源,并多次实施引黄济津、引黄济青,为天津、青岛等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三门峡水库的运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高含沙河流上水库运用的经验,形成了“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多泥沙河流运用理论,为三峡、小浪底等国家重点水利枢纽的建设和运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今,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三门峡水库的防洪、防凌运用方式有所调整,但仍承担重要的防洪、防凌任务。

三门峡水利枢纽大坝开闸泄洪,黄河之水奔腾而下。(未来网记者 刘文静 摄)

白天鹅回来了:黄河湿地修复创造生态奇迹

黄河之畔是鸟类栖息的天堂,三门峡也不例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门峡的市民们惊喜地发现,城市中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白天鹅。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都有成百上千只白天鹅在湿地公园的天鹅湖栖息越冬,洁白美丽的白天鹅、碧波荡漾的黄河水与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但是好景不长,二十世纪初,随着三门峡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三门峡的湿地日益减少,这些“小精灵”只得选择了离开,据监测,当时天鹅湖内天鹅数量仅有几十只。为了“保护湿地 留住天鹅”,三门峡市上下全身心投入到了保护湿地的行动当中。

他们清除水藻、清淤、种植水生植物、不断修复湿地,还设立保护区、开展“爱鸟周”和“保护白天鹅宣传日”活动、打击非法涉猎野生动物行为,天鹅湖湿地公园、黄河公园也相继被建立起来。

白天鹅在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湖面上戏水(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环境最恶劣的时候,我们这最多只能看到几十只白天鹅,但是现在天鹅的数量已经增加到6000多只了。每年冬天的时候天鹅飞回来,是整个三门峡最大的喜事,大家都跑到湿地公园来迎接它们。有游客曾说,天鹅下水的时候,湖面上就像下饺子一样,场面十分壮观。”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讲解员笑着告诉记者。

如今,在这片黄河湿地的召唤下,鸟儿们呼朋引伴,纷纷落脚至三门峡。城市中优美的自然环境、广阔的湿地、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也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黄河在治理中也逐渐敛去了“脾气”,像一位母亲,温柔地眷顾着这里的每一个生灵。

文章关键词:壮美黄河行 一座坝 城 天鹅 黄河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