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中国那些事儿】“一句话一辈子” 巴新记者的中国情

2018年11月22日17:39  来源:中国日报网

5034

  中国日报网11月22日电(潘一侨 朱月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简称“巴新”)这个国度遥远而又陌生,但其实中国和巴新早在1976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巴新作为主办国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那么,巴新人在中国有什么样的体验,因两国友好关系结的缘、生的情、得的趣,又是怎样一番况味?本期《中国那些事儿》栏目来到了梅莉萨在中国的家,她是来自巴新的一名资深商业媒体记者。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她的视角了解中国、了解巴新以及中巴友好往来。戳视频,了解一下?

【中国那些事儿】“一句话一辈子” 巴新记者的中国情

  中国科技,日新月异

  梅莉萨是一名资深记者,供职于巴新一家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报社。此次来到中国,她与来自亚非拉的记者一起参加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举办的一个为期10个月的交流项目。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她可以通过在华报道、交流、参观等方式,深度了解中国国情,并分享在华所见所感,让巴新的民众了解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现在,她在中国已经待了9个月。参与项目之外,于厨房做饭,于商场购物,于大学学习……悄然间,她对中国的感情日渐深厚。在她看来,中国人非常友好、态度谦逊、业精于勤。中国的技术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微信更是让她耳目一新。她觉得,微信功能强大,能买东西、银行转账、支付账单等等,简直太方便了。

  梅莉萨眼中的中国,和许多其他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一样: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美好的变化。

【中国那些事儿】“一句话一辈子” 巴新记者的中国情

  巴新风情,引人遐想

  巴布亚新几内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梅莉萨介绍说,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有800多种地方语言,所以如果你来这里旅游,可以体会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你会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你还会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民情,你会发现,巴新人和中国人会做一些相似的事情,其中有一项就是制作陶罐艺术。巴新当地人很可能会在这些陶罐里烹饪食物,然后请游客来品尝。

  巴新的吸引力不止于此。聊起巴新,梅莉萨意犹未尽,她告诉记者:“我们还有很多大河,风景宜人,深受人们喜爱。塔里盆地是我们这里著名的景点,很多人会来这里散步、观赏‘白云尽处是青山’的美景。如果游客足够幸运,还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大家从各个地方聚到一起唱歌、跳舞、品尝美食。”

  听完她的介绍,巴新的全貌仿佛赫然呈现——文化传统纷繁多样,热带风光浑然天成,原始风情令人迷恋…..着实引人无限遐想。

【中国那些事儿】“一句话一辈子” 巴新记者的中国情

  中巴两国,共谱新章

  得益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交流项目,到目前为止,梅莉萨已经去过中国的16个省,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体验与收获。

  作为巴新的记者,她深谙责任的意义。当被问及最想和家人分享她在中国的什么体验时,只见她沉思了一会儿,继而认真地对记者说:“我看到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是如何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精巧的农业技术可以让巴新的农民受益。我举个例子,我们国家有各种各样的蘑菇,但是当地人把蘑菇看成是森林里的野生植物。现在我们的农民需要知道如何种植蘑菇,然后把它们卖到外面的市场。我现在的责任就是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我们国家那些自给自足的农民,这样他们可以通过向外销售蘑菇赚钱了。”

  可以看得出,她始终记得自己此次中国之行的责任,希望能帮助巴新引进中国先进的技术、开拓中国的市场,其情之真,其意之切,令人感触颇深。

  最后,梅莉萨告诉记者,她爱上了中国及中国的一切,临别前她决定唱一首中文歌给我们听,她说,希望巴中友谊地久天长,也希望更多中国人可以到她的国家去走一走、看一看。

文章关键词:中国情 巴新 中国那些事儿 风情 游客 公共外交 功能强大 况味 友谊地久天长 美景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