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河南公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持续攀升

2019年01月14日10:16  来源:法制日报

5034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郑州常住人口突破千万!”新年伊始,这一数据被权威部门发布后,即刻成为河南省会郑州市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郑州又有了新标签,而其背后的强大根基是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士在此安心创业。

  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仅是河南省的一个缩影。2018年,全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同比上升0.22和2.53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1月12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喻红秋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法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国生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及时研究贯彻党中央精神和中央政法委部署,全省政法战线把维护全省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神圣职责,齐心协力,务实重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扫黑除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年12月29日,漯河市源汇区法院对两起涉黑团伙案进行公开宣判:以李昊烨为首的45人涉黑团伙,涉及11项罪名、25起违法犯罪事实,首犯获刑23年;以李磊为首的22人涉黑团伙,涉及8项罪名、22起违法犯罪事实,首犯获刑22年。

  2017年8月1日,漯河市成立专案组侦办李昊烨、李磊为首的涉黑案件,该案件被称为“8·01”案件。党中央发出扫黑除恶命令当天,该市对“8·01”案件嫌疑人进行了集中抓捕,打响了“河南省扫黑除恶第一枪”。该案社会关注度之高,涉案人员之多,案情之复杂,在当地刑事审判工作中尚属首例。

  2018年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重要指示精神,把专项斗争作为检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在全国率先部署推动。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摆在突出位置,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亲自组织推动落实,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喻红秋靠前指挥,省委部署开展“五级”谈话活动,参与谈话7.2万余人,层层压实责任。市县党委政府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机构,组织专班,加强保障,强力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法委组织协调、政法机关密切协作、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枫桥经验”开花结果

  过去,淮阳县鲁台镇枣营村矛盾纠纷频发,村民忙着讨要说法,没把心思放在脱贫上。如今,村民之间相处和谐,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不少村民感慨地说:“多亏了县司法局驻村工作队!”

  淮阳县司法局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帮助枣营建立了村级矛盾调解室,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法律咨询、矛盾排解、政策解读等服务,消除了村民之间的隔阂。

  其实,这是河南省不断创新“枫桥经验”结出的硕果之一。如今,“枫桥经验”已植入中原大地,开花结果。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易发多发。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快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农村,全面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城市,则通过建立社区自治制度,解决群众的民主权利保障问题。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加强了基层源头治理,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近年来,河南省年均排查矛盾纠纷24万件左右,化解23万件左右,化解率95.8%。目前,河南省共建成县级调解平台218个、乡级平台2493个、村级平台4963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873个,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室857个,人民调解组织5.5万个,人民调解员21.5万人。

  “雪亮工程”守护平安

  刚打开路边一辆轿车的车门,就被突然而至的郑州市公安局长兴路分局民警抓了现行儿。朱某被戴上手铐时对民警说:“我刚一出手,就被你们抓住了,怪我运气不好!”民警往其头上指指说:“上面到处是监控探头,你的行踪早已被盯住了!”

  朱某低下头说:“我如实供述这几天的盗窃事实,争取得到宽大处理。要不然,你们调出监控录像,我还落个认罪态度不好。”

  如今,在河南,不管是喧闹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农村,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双双雪亮的“眼睛”为百姓守护着平安。

  河南省把“雪亮工程”置于维护安全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投入资金用于技防建设,为综治、交通、城管、消防、环保、食药等不同部门提供服务,尤其是在案件侦破、指挥调度、维护稳定中发挥了强大作用,成为服务民生、带给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的“民心工程”。

  河南省所有省辖市和134个县(市、区)综治视联网与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城乡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2018年,通过视频监控,全省公安机关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203人,破案1.94万起。

  与此同时,河南省稳步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全省已建成乡级综治中心2470个,占99.8%,村级中心50577个,占98.1%;1369个乡镇(街道)、11562个村(社区)建成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持续深化“一村(格)一警”长效机制,全省共新建警务工作站35405个,配备包村民警37475人;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标准化村(居)法律服务工作室覆盖率达99.53%。

  喻红秋说,下一步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河南模式,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

文章关键词:枫桥经验 公众安全感 扫黑 除恶 河南省委 涉黑团伙 村级 民心工程 专项斗争 法制日报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乡村在发展,法律服务怎样更精准

    12月3日,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东外街道办事处长虹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向居民普及宪法和相关法律知识。例如,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可以成为法律知识的载体,模拟法庭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基层群众感受公民的守法义务和法律的神圣威严。

  • 乡村在发展,法律服务怎样更精准

    12月3日,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东外街道办事处长虹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向居民普及宪法和相关法律知识。例如,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可以成为法律知识的载体,模拟法庭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基层群众感受公民的守法义务和法律的神圣威严。

  • 筑牢“中国之治”的法治基石(评论员观察)

    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浙江诸暨:以大数据服务矛盾“源头治理”

    “我们发现,店口镇在一周内发生两起交通事故,建议对诸店线店口镇路段的路灯亮化提升。除了通过分类矛调数据开展“源头治理”外,在诸暨市矛调中心,还有不少通过“人机协同”的数据服务窗口。

  • 联播+ | 划重点!习近平要求这样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联播+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 

  • 精准管控、智慧安防……各地织起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大部署,各地各部门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平安中国正在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 智慧赋能 助推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6年,杭州市率先提出建设城市大脑,并以交通治理为突破口,打通政务、社会数据资源,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019年,城市大脑3.0版本发布,扩容至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  从“治堵”到“治城”,城市大脑为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新契机。

  • 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截止2020年9月,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共协助全县各县直单位、镇(街)处理网民留言11万余条,平均每天90余个网民诉求得到回应或解决。民众联络所依托邻里中心建设,涵盖乐龄馆、童乐馆、律动馆、图书馆、民众俱乐部、社区卫生站等传统功能,随处可见看书、下象棋、打太极拳的居民身影。

  • 【地评线】中安时评:平安中国建设,让幸福永远围绕在身边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意义重大,要求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身边的红马甲、红袖标、红帽子,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无处遁形,让我们更多一份安全、一份安心,也让平安中国的根基更加深厚稳固。

  • 【民族团结党旗红】多谋长久之策多行固本之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期,“民族团结党旗红”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来到青海、四川,探访这里的涉藏州县,以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生动实践。青海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在旅游、民族手工艺、特色农业等产业上做文章,助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