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开封这家饭馆 除了老板服务员、厨师都是聋哑人

2019年01月28日07:09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5034

  面馆的墙上贴着这样的一幅图

  手语比划是他们的交流方式

  在这里聋哑人学到了技能

  除了老板孙学青,店里一共有8名聋哑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联胜文图

  在开封大王屯东街,有一家非常温馨亲切而又特殊的面馆——大同刀削面馆,这家面馆从表面看非常普通,干净透亮的店面、整齐净洁的厨房、100多平方米的屋里摆放着数十张桌子……但只要你走进这家面馆,你会发现特殊之处,除了老板是正常人外,这里的服务员、厨师都是聋哑人。

  这里的服务员、厨师都是聋哑人

  1月23日,是大同刀削面馆2019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一大早,面馆的采买小周就骑着自己的小电电到位于开封市夷山大街北头的农贸市场采买面馆需要的蔬菜和肉,她熟练地走到相熟的摊位面前,麻利地挑选着。小周用手比划着,表示最后一天,少买点。

  早上8:30,大同刀削面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牛肉汤已煮上,提前上班的两个值日生将店里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

  9:30,老板孙学青来到店里。孙学青是大同人,姐弟4个,由于哥哥和妹妹是聋哑人,从小她就知道聋哑人的不易。“我们姐弟4人,我和弟弟是正常人,妈妈就给我和弟弟下命令,要求我一辈子照顾好妹妹,弟弟一辈子照顾好哥哥。妹夫是开封人,妹妹和妹夫一见钟情,嫁到了开封。妹夫吃了我们家的刀削面觉得不错,就邀请我们来开封。我和大哥、小弟一起来到开封,发现开封民风淳朴,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就决定开面馆。”

  2010年,孙学青在开封开了第一家面馆,“当时是全家人齐上阵,由于家里有聋哑人,所以来吃饭的聋哑人朋友也特别多。有一天,哥哥告诉我,有个聋哑人顾客给他介绍一名聋哑人朋友,想来店里上班。我知道他们找工作不易,而且我会手语,能跟他们沟通,就同意了。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几个聋哑人到店里打工,也有学成后自己创业开店的,现在店里一共有8名聋哑人,只有一个女生,就是采买兼拌凉菜的小周,在这干4年了”。

  有了帮手,家里的老母亲也需要人照顾,于是哥哥和弟弟回了大同。现在孙学青和妹妹在开封安了家。“我们兄妹之间的感情很好,我们的下一代都会手语,沟通起来没问题。一大家子人,非常热闹。”

  当天中午时分,客人越来越多,孙学青在前台忙碌着。顾客来了,先到前台点菜,点好后,孙学青就会高举着右手,向她的员工们比划着。整个面馆就像一台按部就班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他们之间互相用手比划着示意着,心领神会,秩序井然。

  “来吃一碗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他们刚来时,什么都不会,我们就一边教他们削面、拌凉菜,一边教他们基本的哑语和汉字。这8个人里还有一个孤儿,通过朋友介绍来的。我想给孩子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打工的平台,也希望孩子们学会一些技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孙学青口中的孩子们就是她的员工,“他们都把我当成大姐姐,很热闹。他们向我手语表达过,面馆只要开着,他们就一直跟着我。因为这里气氛很好,不受歧视还能学到东西。”

  “面很好吃,经济实惠,来过几次,而且服务态度很好,这里的服务员很勤快,笑容很真诚。”当天,一位特意选择这里给孩子过生日的顾客说,他们一大家子人,刚从郑州赶回来。

  晚上9:30,大同刀削面馆依然灯火通明,不少顾客推门走进来,孙学青会告诉他们,凉菜已经卖完了。但这些顾客会换成还没卖完的饭菜,经济实惠味道好、服务态度好、能看到真诚的笑容是顾客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

  晚上10:00左右,饭店打烊了,孙学青招呼了几次让孩子们坐下来吃饭,但没有人主动落座。“他们都非常勤快,很上心,不打扫完卫生不会有人落座吃饭的。只有把一天的工作完全干完,才会坐下来吃饭。这些孩子很让人心疼,除了工资外,我管吃管住,在外面租了宿舍,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我自己也觉得很幸福。开封是我的第二故乡,好心人很多,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只要他们来吃一碗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1月23日是他们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24日,他们要一起去大同。“工作一年了,由于他们跟外界沟通不是很容易,所以一般都不出去玩。忙了一年了,今年准备带他们去大同看看,玩四五天,再把他们送回来。”孙学青说,“今天晚上,大家要聚餐热闹一下。”

  晚上10:30,孩子们围着孙学青坐在桌边,笑着比划着,他们感谢大姐姐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感谢好心人对他们的支持,他们很快乐,并祝天下好心人新年快乐。另外,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就是学好本事自食其力。

文章关键词:面馆 孙学青 聋哑人 凉菜 好哥哥 好心人 牛肉汤 大同人 正常人 旅游城市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一碗面”女主角:怎么放下,熬过长夜难明的灵魂最清楚

    短发,一身牛仔衣,白色运动鞋,井小敏收拾的干净利落,早上8点赶到学校把电动车放好,到工作间取工具,开始干活。河南郑州、陕西西安,井小敏和李刚辗转求医,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无数热心人诚挚帮忙,最终还是没能留住李刚的生命。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厦门与临夏的扶贫协奏曲

    位于临夏和政县的厦琳鞋业公司由厦门市属国企厦临公司和民企古琳达姬公司合作成立,订单和技术均来自古琳达姬公司,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对此,厦门市向临夏派驻800多名帮扶干部,从规划设计到行政审批,推动新的服务理念在临夏落地生根。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甘青交界处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脱贫故事

    题:甘青交界处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脱贫故事 山两侧,一边是甘肃积石山,一边是青海循化,两个县居住着人口约2万和10.1万的民族——保安族、撒拉族,同属我国28个少小民族。

  • 走向“互联网+”的“新拉面”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被称为“拉面之乡”,30年间,化隆农民依靠一碗面,不仅“拉”出了40多亿元的脱贫致富大产业,还带动当地十万贫困农牧民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

  • 各地积极推动小店经济激发内需潜力 “小店”带旺城市烟火气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复苏,1-7月全国商品零售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刘亦龙的面馆就是阳光餐饮挂牌小店之一,虽然面积不大生意却挺红,如今,每天都有一两千元的营业收入。

  • 各地积极推动小店经济激发内需潜力 “小店”带旺城市烟火气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复苏,1-7月全国商品零售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刘亦龙的面馆就是阳光餐饮挂牌小店之一,虽然面积不大生意却挺红,如今,每天都有一两千元的营业收入。

  • 一碗加加面“加”出脱贫致富新生活

    如果有人从滇藏线进藏,肯定会经过一个名叫盐井的地方,它静卧在澜沧江畔,茶马古道便于此过境。31岁的果拉卓玛在这里开了一家“果拉丛农家乐”,经营着一道当地特色美食——加加面。

  • 甘肃临夏:一碗拉面带富一方人

    马一洒曾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同父辈一样——种地、放牛、打打零工,一辈子被拴在穷山沟里。在脱贫攻坚中,为了壮大全乡拉面产业,漠泥沟乡把拉面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开展拉面技能培训和“拉面贷”,引导致富能人带头在全国各地开办面馆。

  • “面”面俱到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在甘肃代表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春节到现在,自己天天在为这碗面着急上火。各方面都出力,面面俱到,形成合力,人大代表牵挂着的这碗“面”,一定能端稳,广大中小企业一定能穿越风雨,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 押韵100秒!朱广权这样为武汉加油

    还有独特的市井喧嚣  绚烂过烟花。那个熟悉的武汉回来了。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