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提出,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共产党持续深化与各国、各界友好往来,目前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政党外交新格局已经形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如何直面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求同存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从发挥政党外交作用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推进。
发挥大党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党。发挥大党作用,就要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自信和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顺应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结合中国国情创立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发展的,具有统筹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优势。新型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彰显了中国智慧,丰富了世界政党制度模式,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办好自己的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经济大融合,各国发展大联动,人类成果大共享。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搞好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改革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
汇聚政党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政党普遍参与,要着力增强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能力,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对接发展战略,凝聚政党共识,引导各个政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各国政党做持久和平的引领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维护者,共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
做强平台机制。要建立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当前,要推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机制化,使之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政治对话平台,成为政党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枢纽。运用好“党的重大事项对外传播常态化机制”,组织好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交流,面对面深化沟通合作。同时,要不断探索拓展政党外交机制化平台和组织化载体,坚持常态化沟通和经常性协商。
深化理论研究。要坚定“四个自信”,深化新型政党关系理论研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政党智慧,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要进一步阐释政党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内涵,增强提出新理念新理论新倡议的能力。要加强宣介我国政党制度的丰厚内涵和丰富实践,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
加强话语权建设。要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与实践,以原创性的理论与概念表述,构建、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话语体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政党外交的话语支撑。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成功的经验以及未来的前景为主线,致力于实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融通和价值认同,占据话语高地。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系统规划设计‘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研究”[18VDL001]和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北京文化‘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战略路径研究”[18JDZGA003]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心理学教授,曾任教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和英苏布亚大学,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前主席,意大利著名心理分析师。申荷永 心理学教授,曾任职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中国学会会长;著有《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荣格与中国文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设置专题,集纳习近平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多方面阐述: ——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中国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的效应日益凸显,中国同东盟合作的空间将更为广阔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显然,中国不仅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这种理念。只要我们扬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风帆,人类发展进步的航船必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行,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特稿:奏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以及巴黎和平论坛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习近平说:“2013年,我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为了促进民心相通,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人文共同体”,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面对世界和亚太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对于亚太合作未来的路怎么走,习近平提出,要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于11月20日在广州开幕。本届会议以“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