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给文艺界社科界的七句箴言

2019年03月05日00:0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5034

 3月4日下午,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联组会上,8位委员作了发言。习近平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讲话。

 对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在这次联组会上,他给文艺界、社科界的这些话,值得好好读一读。

 1.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4.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5.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6.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

 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7.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人民日报客户端李建广岳小乔,整理自新华社)

文章关键词:民族 灵魂 习近平 文艺界 社科界 七句箴言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宛新平:致敬2020,那些被封装的记忆

    难忘安徽,一声“行动起来,到一线去,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动员令,安徽卫健系统45万干部职工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全员在岗。难忘安徽,抗疫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更有力举措投入“两个战场”作战,为抗击疫情、稳定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中国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坚定自信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让中华民族迈开自信而坚实的步伐走上复兴之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心理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团结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的关键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表征,其形成是一种文化融合、同化的过程。

  • 联播+ | 誓言

    这庄严的75字宪法宣誓誓词 时至今日,犹在耳畔 展现担当,彰显权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习近平口言之,身必行之 始终坚守誓言 

  • 给力!我们的“十三五”

    我们不惧挑战 也不畏险阻 “十三五”,发展的脚步 有目共睹 听我数一数 出门不带钱包叫作移动支付 北斗卫星让你不再迷路 

  • 波澜壮阔、绚烂多彩的文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十分关心,强调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对他们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 海评面:海外看丁真,看见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美国新闻网站NextShark报道,来自中国四川的藏族男孩丁真短短几天就收获了200万粉丝,至少6亿次浏览量。”日本ANN电视台报道:“上个月,丁真的视频点燃社交平台,他家乡的机票预订增加了两成,形成社会现象。

  • 初心印记 | 24个字,蕴含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前排左二)、张定宇(前排右一)、陈薇(前排左一)颁授勋章奖章。

  • 收藏 | 习近平总书记“考古公开课”的15个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我国考古工作。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