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20年12月07日20:21  来源:求是网

5034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这档节目全方位展示了多座著名博物馆的文化渊源、诸多国宝藏品的前世今生、系列文化遗产的历史踪迹,让那些在博物馆中沉睡了千百年的国宝纷纷“活”了起来。此后,“如果国宝会说话”、“约会博物馆”、数字洞窟、云上展馆等一大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物新形态、新载体纷纷涌现,不断将曾经“冷门”的考古带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宝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一处唐代贵族家族墓地中,发现一方由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图为考古发掘出土的墓志局部。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实际,从发扬光大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对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文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够活化再现历史场景,是生动鲜活的历史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高“三个认识”,即“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历史故事,考古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中国考古文博界通过组织文物出境展、举办世界考古论坛、邀请国外学术机构参与中国考古研究等方式,在促进文明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被称为“冷门”的考古工作,常与寂寞和清苦为伴,很多考古人员一年甚至有300多天都在野外,工作枯燥而艰辛,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要求:“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独树一帜。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奋斗积累的文明养分,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文章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伟大复兴 冷门 文化基因 总书记 中华民族 考古人员 国家宝藏 历史故事 考古成果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初心印记 | 24个字,蕴含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前排左二)、张定宇(前排右一)、陈薇(前排左一)颁授勋章奖章。

  • 【地评线】秦平:唤醒文化记忆,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追梦新时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做好“传承”“创新”“交流”三篇文章。“互联网+”时代,借助网络、手机等载体对乡贤文化、村规校训、优秀家风、传统民俗等进行创造性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动能将更加强劲。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 鉴往知来,让璀璨的中华文明照亮复兴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华夏大地上,绵延五千多年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灿烂成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在战疫中闪亮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国家至上的大局意识、公而忘私的高尚境界、同舟共济的美好品质,成为一代代齐鲁儿女的人生追求。中几友好医院院长桑迪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为几内亚防控疫情提供无私援助,期待学习借鉴中方抗疫经验。

  • 鉴往知来,让璀璨的中华文明照亮复兴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华夏大地上,绵延五千多年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灿烂成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 【每日一习话】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 抗疫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 中国抗疫的社会根基与文化底蕴

    ”这里所说的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包括对中国抗疫的社会根基与文化底蕴的深化认识。我们经受住疫情考验,步入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独特的制度优势是坚强支撑和坚实保障。

  • 人民日报评论员: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凝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之力,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