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一方面赢得网友对孩子们表达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众对于死亡教育的讨论。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等课外实践形式也逐渐加入到教学当中。(4月10日《新京报》)
死亡是每个生命个体都必然要面对的话题和归宿,但对于所有人而言,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却并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生命个体,不同年龄和成长阶段对死亡的体验和感受也截然不同。正象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不同的行为和结果一样,对死亡的不同感受,也导致截然迥异的生存感悟和生命态度,悲观的态度必然导致对生命的轻薄与不以为然,积极的观念必然对生命充满尊重和珍惜,进而升华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体对生命的态度确实需要干预引导,这不仅关涉到个体生命质量,更关系到对所有生命的行为理性与否。因而,开展健康、理性、科学的“死亡教育”正当其时,也尤为必要,这不仅关乎个体生命质量。从不少大学相继开设“死亡教育”课而且此课程成为“网红课”的现实中,我们不难体会出现实社会对“死亡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及死亡教育让受教育对象对死亡、事业、社会产生深刻认识和思考进而达到“名为谈死,实为论生”意义的深远与积极。
“死亡教育”正当其时,也是教育引导受教育对象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珍爱人生的重要渠道和载体。现实中屡屡上演的自杀悲剧和致命惨剧,背后无不渗透出对死亡和生命的轻薄和儿戏,更暴露出“死亡教育”的缺失和短板。从这个角度而言,“死亡教育”不仅仅是校园教育亟需补充的内容,更是整个社会所有生命个体都亟待补上的一课。
“死亡教育”课正当其时,但科学上好却不简单。不同的年龄段对死亡和生命由不同的感悟和体验,不同成长阶段个体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重点也不同。相对于幼儿而言,认识生命和爱惜身体是重点和认识世界与自我的基础;小学生知道生命珍贵并爱护生命应是健康快乐成长的重点;而中学生如何尊重和呵护生命、如何理解和对待死亡,也是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必备课”;高中生和大学生需要明白的则不仅仅是懂得生命可贵、死亡不惧,更应该科学地理解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以及珍惜现实、珍爱生命的理性与可贵,同时也应该由此而产生对社会、对现实的珍惜以及对生命尊严呵护与尊重的责任感;对于成人而言,更应该以“死亡教育”为依托,学会在死亡、事业、社会中理性选择并科学规划积极阳光的人生之路。即便是对于大龄成人对象而言,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对象也需要补上科学面对生命和死亡、理性消除抑郁和心理疾患、尊重和珍爱生命、争取生存尊严和价值这一课。因此,依据不同个体、不通年龄阶段、不同受教育对象开展不同侧重、不同内涵、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死亡教育”,并体现出因人而异、因个体而施与的教育引导,是“死亡教育”正确的打开方式之一。
“死亡教育”说的是“谈死论生”,实则是一堂科学的“生命教育课”,生命不可复制,生命宝贵而不可替代,因而“死亡教育”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实施,任何荒谬和超出伦理、道德、生理、健康底线的内容和方式,都坚决应该拒之门外。从这个角度而言,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及时打开“死亡教育”,采取科学的方式打开“死亡教育”,更需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落实“死亡教育”,所以,当务之急需要卫计、教育、民政、科技等部门联手,尽快制定出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成长阶段受教育对象的科学规范的“死亡教育”课程体系、授课规范、教育内容以及评价机制,惟有严谨科学,“死亡教育”才有完美的打开方式,才能在个体生命和谈死论生教育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美好的教育引导初衷。(许朝军)
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截至2月6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161例,累计治愈出院1540例,现有确诊病例28985例(其中重症病例4821例),累计死亡病例636例。
前不久,笔者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谈到身边的一位好友,因家庭矛盾一时想不开,吃药自杀了。听闻此事后,笔者的内心也是沉重的,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凋零了,让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