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原子核”里的硬担当

2019年04月26日12:3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87岁的苏兴普怎么也不会想到,62年前的那一次工作调动,如此深刻地改变自己,以及自己后辈的命运。

  1957年,苏兴普被领导找去谈话:明天调到北京工作。苏兴普问,干什么工作。领导说,到了就知道了。一头雾水的苏兴普从东北奔向北京,晚上坐着卡车来到了北京西南郊区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第二天报到时才知道,他将负责我国第一台重水反应堆的核辐射防护工作。

  苏兴普不会想到,这片荒凉的郊外,人才济济。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钱三强、彭桓武这些后来闻名中国、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曾在此建功立业,还有67位院士在这儿工作过,上万名科技人才从这儿走向全国核科技领域,原子能院还先后派生或援建了14个核科技骨干单位。

  苏兴普不会想到,当时只有一个月大的儿子苏胜勇将来会继承他们那一代人的事业,成为原子能院最厉害的技术能手之一。像苏兴普父子两代、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奉献给核事业的例子,在原子能院并不少见。

  多年后,苏兴普和身边许多人一样,如此认识这个改变他命运的工作单位:原子能院被誉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核工业的摇篮”、核工业人才的“老母鸡”。

  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的展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及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宫殿,原子核只有黄豆大小。借助这个比喻,我们可以说,无论是“钱三强”,还是“苏兴普”,这些无私奉献的个体,就像原子中的“原子核”,共同开拓了中国核事业的广阔空间。

  不同时代的共同担当

  在原子能院,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的印记至今犹在。关于他们的故事,每个人都能讲几段。比如这个故事——20世纪60年代,从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回国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接到研制原子弹任务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这是原子能院的精神。对于当时“一卡车一卡车”地来到原子能院的大多数人而言,“以身许国”这个词儿或许太大,他们习惯用另一个词儿来代替——埋头做事。

  苏兴普1957年来到原子能院时,能做辐射防护工作的,只有他一人。这位基本不懂核知识的前电厂技术安全科负责人,边干边学,筹备队伍。到1979年他离开时,从事辐射防护工作的专业人员有了118人。

  那时候条件艰苦,整个原子能院只有一台磁带式计算机,大家排队用。“好不容易排到你,结果发现程序可能有问题,得下来去查程序,让后面的人用,查完回来继续排队。”原子能院原院长赵志祥回忆,当时他们一家人挤在一间房子里,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晚上搬个小凳子去水房,查计算机算出来的纸带。

  这种艰苦奋斗、埋头做事的精神,在今天的原子能院仍然到处可见。不同时代和不同外部条件下的核科技工作者们,有着共同的担当。

  4月17日22点42分,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原子能院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主任张天爵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其团队的工作状态:“刚处理完实验数据回家。昨天夜里和大前天夜里,两个通宵的实验数据看起来比较符合预期。”再往前翻,是一条发于3月23日23点12分的留言:“小伙子们还在实验室熬夜,从现场传回消息判断,小线圈测磁综合精度有可能达到我们自己的一个新纪录。”

  在原子能院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晏太红研究员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辐射,做实验时必须穿防护服、戴帽子和手套,而且不能吃饭、喝水。这个过程不好受,“做半个小时实验,指甲套里就积满了汗水”。

  传技术更要传精神

  回首与加速器相伴的一生,83岁的原子能院正研级高工张兴治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件事情值得一辈子去坚守?”

  不仅一辈子,还可能两辈子、三辈子,甚至是更多代人的坚守。当苏兴普的核辐射防护队伍在不断壮大时,他的儿子苏胜勇从部队转业,回到原子能院,做了一名钳工。

  “我的成长经历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如今已是全国技术能手、中核集团首席技师的苏胜勇至今记得,父亲即使在家休息,只要有工作任务,说走就走。这种印象给予了苏胜勇极大的精神激励,使他在从事串列加速器的技术保障工作时总是要做到极致。2017年,原子能院成立以苏胜勇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苏胜勇不仅要把技术传下去,更要把让自己受益一生的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传下去。

  比苏胜勇更年轻一辈的80后魏国海,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来到原子能院。2005年在吉林大学读大四的他,第一次听说原子能院,对这个承载着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精神的核科技单位心生向往,期望踩着他们的脚印在核物理这条路上走下去。他努力争取到了在原子能院读研究生的机会,毕业后如愿留了下来。“老一辈科学家们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我们年轻一代要以他们为榜样,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实践中。”魏国海说。

  每个人都可以是“名角儿”

  那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核工业人,成就了今日中国的核事业以及原子能院的核工业人才“老母鸡”之名。原子能院党委书记万钢指出,在原子能院成立之初,院长钱三强先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为核工业发展延揽了大量优秀人才。当今时代,人才依旧是核工业创新发展的根基。

  因为偏居一隅,待遇也跟不上,原子能院曾经一度人才流失。近年来,中核集团和原子能院加快薪酬制度改革和“人才特区”建设,拓展事业空间,提高待遇水平,改善生活配套设施。让一流的人才享有一流的待遇,激发科技创新。

  其中,“人才特区”尤其值得一提。对科技工作者最好的尊重,是给予他们最自由、最开阔的科研空间。原子能院设立“人才特区”,立足科技人才成长的全职业周期,细化完善人才发展通道,实施科技人才工程“龙马计划”、海外引才工程“凤凰计划”、技能人才工程“蓝翎计划”、管理人才工程“百灵计划”四项人才计划,以期为我国核工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新鲜的“血液”。

  已经退休的原子能院正研级高工张文惠向记者打过一个比喻:在人才辈出的原子能院,当年参与科研工作就像“跟着名角儿跑龙套”。“名角儿”发挥关键作用,作为普通一员踏踏实实做好科研,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张文惠口中的“龙套”,更多是一种自谦。在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是“名角儿”。有了“名角儿”,我国核事业的“节目”会一直精彩地演下去。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6日 06版)

文章关键词:原子核 苏兴普 钱三强 名角儿 科学家 核工业 光明日报 人才特区 王淦昌 龙套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太阳,为什么还要再造一个?

    近日,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核聚变实际上是整个宇宙的能源,建造“人造太阳”也是为了通过核聚变反应持续稳定地输出能量,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从而造福人类。

  • 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于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 沉痛送别!“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