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亚洲文明周各类活动已经陆续展开,活动将全方位呈现亚洲文明的丰富多样、全景呈现最美的亚细亚。作为亚洲文明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昨天(16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
在非遗大展活动现场,除了讲解之外,多位非遗大师还现场展示了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
这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蜡染设计师努尔·沙依巴赫,她正在展示的是马来西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工艺。记者看到,不论是工具还是制作方式,马来西亚蜡染和中国蜡染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蜡染常见的工具是腊刀,而这位马来西亚艺术家用的一个盛满腊液铜制的小腊壶,直接在白布上绘制图案。
努尔·沙依巴赫告诉记者,马来西亚蜡染已经传承了几百年,至今仍有众多的马来西亚人喜爱。
来自科威特的蛋雕艺术家萨巴赫·阿萨德的展示台同样也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他的作品曾在法国、黎巴嫩、巴林等多国展出。雕刻蛋壳的手艺引得观众啧啧赞叹。
展览中,还有来自约旦的马赛克工艺,马来西亚的竹编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场展示,这些现场展示和表演也让参观者从另外一个侧面见识了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
当晚,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汇报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上演,来自全省各地的曲艺名家表演了大调曲子、三弦书、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等节目,展示非遗曲艺文化的魅力。当晚,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汇报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上演,来自全省各地的曲艺名家表演了大调曲子、三弦书、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等节目,展示非遗曲艺文化的魅力。
黄河奔流,滋润多彩中原大地;大河两岸,孕育朵朵曲苑奇葩。12月7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宝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汇报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伴随着国潮艺术蓬勃发展,我国儿童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新态势,戏剧、音乐剧、歌剧、舞剧、形体剧、故事剧等争奇斗艳。《小小非遗梦想家》童剧用创新传承经典的模式打造儿童戏剧品牌,不仅为孩子们送去艺术享受和欢乐,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而且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黄圃飘色、赛龙舟习俗、麒麟舞、腊味传统制作工艺,中山市黄圃镇一个乡镇就拥有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腊味传统制作工艺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工人们在晾晒腊味食品。
11月18日,以“技艺彩云南·相约黄浦江”为主题的云南非遗系列推介活动吴泾镇和美术馆拉开帷幕,来自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和来自德宏的傣族剪纸惊艳亮相,蓝白相间的晕染色彩、精巧细腻的剪纸造型,带来了浓浓的云南风情。
“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媒体采访团走进石家庄市赞皇县原村土布博物馆。记者周国梁摄 近年来,在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赞皇县1300多名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带动了周围6个乡镇17个村贫困妇女共同致富。
入冬以来,夹在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新疆和田地区天气渐凉,当地厚重温暖、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羊毛手工地毯也到了产销旺季。
11月5日至7日,“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四川站来到绵阳市北川县、安州区,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等地,探访当地文化扶贫工作成效。” 吴红的羌茶以当地百年以上的高山野茶为原材料,通过传统的羌茶工艺纯手工制作。
”在四川阿坝州茂县羌绣传习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承人李兴秀谈到羌族文化时,她告诉记者,羌族文化十分丰富。李兴秀介绍,茂县现有7个培训基地,有24000多人在培训基地学习羌绣的刺绣、图案、针法等技艺。
“合作社社员从5户发展到104户,从第一年产茶50多斤到去年年产茶5000多斤。吴红先后在擂鼓、曲山等地拜师学习手工制茶技艺,还自费到福建等地学习,总结出了羌茶12道传统工序手工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