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一带一路 · 新疆在行动】为全球治沙贡献中国智慧

2019年05月17日18:13  来源:新疆日报

5034

  图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防沙治沙团队工作人员在毛里塔尼亚架设自动气象站(摄于2019年3月5日)。 图片由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提供

  2012年,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来到“非洲绿色长城”的缔约国毛里塔尼亚,对这里的风沙运动规律、气候状况等进行基础研究,并向当地人宣传推广防沙治沙先进理念和技术。

  目前,该研究团队在“非洲绿色长城”部分成员国开展了荒漠化数据库建设、遥感数据解译、自动气象站建设等工作,旨在为防护林防沙方案的设计、防沙工程材料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协议。

  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4月26日,记者见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新文时,他兴奋地说:“就在几分钟前,一家北京的企业联系我们,准备洽谈毛里塔尼亚防沙治沙相关项目的合作。”这意味着,徐新文和他的科研团队耗时近7年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即将实现转化。

  荒漠化防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挑战。2016年,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近年来,新疆生地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国治沙经验,用实际行动造福当地人民。

  助力“非洲绿色长城”计划

  2007年,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荒漠化危害,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11个国家联合启动“非洲绿色长城”计划,即建立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来阻止撒哈拉沙漠南移。然而,该计划因其覆盖面广、工程量大以及区域、技术差异等原因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缺乏成套的技术模式与综合系统方案来同时实现植树造林、生态恢复减贫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目标。

  借助科技合作项目,2012年,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来到“非洲绿色长城”的缔约国毛里塔尼亚,对这里的风沙运动规律、气候状况等进行基础研究,并向当地人宣传推广防沙治沙先进理念和技术。

  2012年,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的周娜第一次来到毛里塔尼亚,她最大的感受是先要适应“吃”沙。周娜回忆,刚去的几天正好赶上沙尘天气,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淹没”在沙尘中,只要一出门,嘴里眼里都是沙。即便是开车出去,车子也很容易陷入沙里,几乎每天都要在沙漠里推车。

  努瓦克肖特西临大西洋,地下水矿化度高,淡水基本都来自南边塞内加尔河,需要用输水管调取。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人种植防护林能不能活全“看天”,遇到持续干旱,存活率就更低。所以,在当地传播节水灌溉技术成了“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指导的首要任务。周娜说:“虽然淡水缺乏,但以前当地人种树还是大水漫灌,通过我们的示范,他们对滴灌技术已经完全接受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2017年,新疆生地所与“非洲绿色长城”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新疆生地所将为“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提供科技支持,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的经验在毛里塔尼亚推广,并辐射到非洲其他国家。同时为这些地区在农、林、牧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可持续土地管理和绿色经济等方面开展培训和研究,共同推动“非洲绿色长城”建设。

  图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防沙治沙团队工作人员和毛里塔尼亚当地人一起进行机械防沙实验时合影留念(资料图片)。图片由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提供

  推广防沙治沙经验

  毛里塔尼亚地处非洲西北部,是一个建立在撒哈拉大沙漠上的国家,国土总面积103.07万平方公里,但超过80%的国土被沙漠覆盖,只有0.2%的土地适合耕种。

  从乌鲁木齐到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乘飞机需要中转两次,行程需要24个小时。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成员每年至少要去两次,每次最少要待半个月。

  2012年开始,这个团队就在中国新疆和毛里塔尼亚之间来回穿梭,他们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为毛里塔尼亚构建了首都圈综合防护体系规划方案。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负责人徐新文介绍,近年来,毛里塔尼亚采取了一系列防沙治沙的措施,取得了实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工造林采用的固沙植物单调,大量固沙机械大方格面积过大、无法保护方格内的固沙植物,方格内部还存在大量流动沙丘、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等。

  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历时7年,无数次与沙漠进行“交锋”,终于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方案,该方案也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该方案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改变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景观状况,改变人居和农牧业生产状况。”徐新文说。

  目前,该研究团队在“非洲绿色长城”部分成员国开展了荒漠化数据库建设、遥感数据解译、自动气象站建设等工作,旨在为防护林防沙方案的设计、防沙工程材料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新疆生地所防沙治沙团队还积极组织国内从事荒漠化防治的6家企业,对“非洲绿色长城”成员国进行考察,为下一步建设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展示区作准备。徐新文介绍,目前展示区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正在与各个企业积极沟通,筹备展示区材料。展示区内将呈现中国防沙治沙材料、先进设备技术等,建成后不仅将为毛里塔尼亚科学防沙治沙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非洲其他国家的风沙灾害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徐新文不仅仅是“非洲绿色长城”项目的负责人,同时还参与了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兴城市生态屏障建设合作研究项目。

  哈萨克斯坦1997年迁都,新首都努尔苏丹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北部荒漠草原。这里大风天气频繁,有“风都”之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2016年,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兴城市生态屏障建设合作研究项目启动。

  徐新文带领团队,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已在努尔苏丹建成了引种筛选基地,成功引入40余种植物苗木和插条,建立了20公顷示范基地,针对当地林带种植密度大、成活率低等问题构建了“调整密度—改良土壤—乔灌组合”的林带结构优化模式。目前努尔苏丹的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谋求走出去,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共同为‘一带一路’国家谋福利。借助新的科技项目,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引种植物的管理监测、林木的更新维护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徐新文说。

  在近期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协议。“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徐新文说,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分享中国先进的治沙经验,不仅能够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贡献力量,积极“走出去”也带动了我国防沙治沙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了互利共赢。

文章关键词:防沙治沙 毛里塔尼亚 非洲绿色长城 一带一路 林带结构 贡献力量 新疆 丝绸之路 生地 淹没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从故事中领略脱贫攻坚的伟大力量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投入更多资源,措施更加精准。图为2020年9月9日,驻村党员干部在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污略村上门开展“问诊”工作。

  • 与沙漠战斗到底——王有德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党员,1953年9月生,宁夏灵武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英雄”“改革先锋”等称号。

  • 【地评线】中安时评:“中国魔方”筑牢防沙治沙的“绿色屏障”

    上世纪50年代,宁夏中卫西北两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城区仅6公里的地方。共建生态中国,我们都是参与者,从一草一木的保护做起,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做起,凝聚强大力量共绘绿色画卷。

  • 开展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认真搞好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摸清底数,实施综合治理,有计划地开展“沙地还林”,强化沙地农田林网建设,做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受益一片,循序渐进、锲而不舍。要搞好技术培训,让广大农牧民因地制宜运用好科学成果,掌握各种实用技术,提高防沙治沙科技水平。

  •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

    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据了解,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

  • 【绿色发展70年】“人民楷模”王有德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首次授予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在42名荣获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中,治沙英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王有德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 【奋进的中国精神】是他们,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本期,我们走近“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看其带领职工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宝贵经验。”   30多年,他们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有效控制流沙100万余亩,庇护了引黄灌溉区的万顷良田,也逼退了沙漠20余公里。

  • 立下愚公志 敢啃硬骨头

    《列子·汤问》中记载:“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但只要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头,不畏艰险、接续奋斗,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景。

  • 让荒漠变绿洲的接续奋斗者

    (记者付文)“时代楷模”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陇原大地引发热烈反响。“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事迹,更加坚定了他治沙造林的信心,“今后,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为美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 今天,种树去!

    春和景明,万物萌动 新疆帕米尔高原的杏花盛开了 单调的河谷一下子变得惊艳起来 冰川融化的雪水潺潺流过 芬芳弥漫仿佛置身秘境桃源 湖南张家界的草木窜出了新的枝丫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