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小瑞童摸读盲文
是她感知世界的声音
17岁的邹新宇吹起陶笛
是他放飞心灵的声音
20岁的王丹用盲文写作
是她冲刺梦想的声音
……
在他们黑暗的世界里
声音是最重要的元素
在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来自志愿者的爱之声、心之语
帮助50多名盲童
获取新知,亲近艺术,追逐梦想
爱心团体“耕读绘”
三年来为盲童提供阅读志愿服务
任利群是其中一名成员
读到舒缓处,她放慢语速
读到激动处,她声调高扬
大多时候她都提高很多分贝
语气也更加夸张
随着声音起伏,孩子们
或神情紧张,或皱起眉头
或面露喜色,或骤然忧伤
这声音,孩子们喜欢
一首《天空之城》传来,悠扬婉转
一向寡言的邹新宇
笑意浮上面庞
这些改变来自于“神笛”马良
马良是一位陶笛爱好者
他免费教授盲童吹奏技法
课间、午休,甚至放学以后
校园里经常传来陶笛声
这声音,孩子们陶醉
与平日的喧闹相比
周末的校园安静得多
但在一些高年级教室
经常传出一些讲课声
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志愿者
为孩子们补习功课
20岁的王丹看不见汉字
小她8个月的王珏读不懂盲文
讲课,全凭一张嘴
有时两个小时一堂课
只够讲几道阅读题
这声音,孩子们享受
阅读声、陶笛声、讲课声
……
声声相续,不曾止息
这些声音不似洪钟震耳
不曾惊天动地
却如涓涓细流般
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打开着孩子们的心扉
他们当中
有的登上舞台
有的考入大学
有的重拾生存的勇气
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志愿者的名字
更看不到他们的容貌
却清楚记得每个人的声音
或欢快,或温柔
或知性,或幽默
充满爱与力量
对于志愿者来说
他们的笑脸是最大的安慰
他们的转变是最大的收获
“哪怕我们只是付出声音
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视界”无光
但世界充满光亮
他们的世界里
声音就是力量
策划:李凤双 钱 彤
统筹:田朝晖
记者:管建涛 何 山 杨思琪
编辑:闫然
制作
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鸣谢
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
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推动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残日前夕,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仁美书画院特组织书画艺术家、自强模范及社会知名人士书写全国助残日口号并录制助残宣传视频。
5月17日,由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作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盲人演员蒋灿作曲并演唱的全国助残日主题歌曲《一个也不能少》正式发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表示,艺术团紧紧围绕主旋律,不断推陈出新,用精品力作讴歌新时代,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
确认过眼神,是可以相信的人!
5月18日,在第29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会见我省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勉励大家要坚定理想信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和嘱托化为自强不息、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再接再厉,为中原更加出彩再立新功,争做出彩河南人。
像杜富国这样身残志坚、自尊自立的感人故事,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当中还有很多。他们生命不息拼搏不止,激励了千千万万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奋发图强,激发了无数民众参与到扶残助残事业中来,共同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责编:袁勃)
每个听障儿童都是无声的天使,每个残疾家庭都应拥有美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关心和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在第29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感受和倾听那些温暖、友爱的故事。
十九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3位自强模范和1位助残先进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就“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传承扶残助残传统美德”相关话题畅谈自己的感受,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自强不息 共圆梦想——我国残疾人自强风采和社会扶残助残风尚综述 在全国范围内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帮扶的重点人群,精准施策、特别扶助,集中解决因残致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