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警民情深——记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

2019年05月23日11:41  来源:新华网

5034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巡查(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新华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警民情深——记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

  新华社记者伍晓阳 姚兵

  在中国的西南角,有一个派出所“不寻常”。

  这里是极边之地,曾经长期“与世隔绝”,临近新千年才通简易公路。

  多年来,派出所民警在守护一方安宁的同时,热心为当地百姓教书、看病、理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这支被誉为“独龙民族的贴心人”的光荣集体,就是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

  一代代,守望极边之地

  在云南,论地域之边远,当属贡山县独龙江乡。

  它位于滇藏交界、中缅边境。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并肩耸立,独龙江奔腾向南,形成“两山夹一江”的独龙江大峡谷。即使在今天,从昆明到独龙江乡,开车仍需要两到三天。

  这里是我国独龙族主要聚居地。独龙族全国总人口约7000人,其中4200多人居住在独龙江乡。由于长期与世隔绝,独龙族过去鲜为人知。

  “1999年通公路前,边防官兵进出独龙江乡,只能走翻越高黎贡山的人马驿道,走路要3天。”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所长李小军说。

  过去几十年间,边防官兵沿着这条人马驿道进出,路上睡岩洞或帐篷,还要防备野兽、毒蛇和旱蚂蟥的侵袭。没有公路的年代,边防官兵工作和生活物资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

  派出所教导员杨荣介绍,独龙江乡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在“封山期”,山里生活困难,物价奇高,1斤土豆外面卖5角钱,山里要卖5块钱。

  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日子,边防官兵吃得最多的是老干妈炒榨菜,把土豆变着法儿煮、炒、炖。

  但是,这里从不缺精神。一代代独龙江乡派出所人驻守在这里,甘于寂寞,不畏艰苦,戍卫边疆,服务人民。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边境巡查(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一年年,护卫安宁“净土”

  独龙江派出所还有一大特点,多年以来,几乎无案可办!比如,2016年和2017年,全乡都仅发生治安案件2起。近两年,随着外来人员增多,案件有所增加。即便如此,派出所平均一个星期才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其中不少是“求助”而非“报警”。

  即便如此,“警情”之弦从未松动,派出所每天都安排人“接警”值班,保障24小时电话畅通。

  这里治安如此之好,不只是由于独龙族民风淳朴,也与派出所持之以恒的普法宣传教育密不可分。“从打击盗抢、护林防火、治爆缉枪、禁毒防艾到扫黑除恶,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增强了群众的法制意识,起到了防范案件发生的效果。”李小军说。

  近年来,独龙江乡未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也未发生一起吸毒、贩毒或种毒案件,是名副其实的“无毒乡”。警民同心齐力,护卫着这片安宁“净土”。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村民家中走访(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一天天,热心服务人民

  服务人民,永远是派出所全体人员不变的誓言。

  早在1964年,驻扎这里的部队官兵们带领群众砸石头、扛木料,搭起一间简易教室,办起了独龙江乡第一所学校——马库军民小学。这所学校后来改称“马库警民小学”。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先后有162人读到了高中,10人考上了大学。

  历史上,独龙江乡缺医少药。派出所配备有医务人员,于是组建了义务医疗小分队,走村串寨给老百姓看病拿药。马库村的花甲老人马国新,先后被边防官兵救过3次命:1983年和1996年,他被毒蛇咬伤,边防战士潘世德、李新分别用嘴为他吸出毒液;2002年,他砍柴时误伤小腿动脉、失血很多,又是边防战士龙内清连夜对他进行抢救。

  独龙江乡从来没有过理发店,早年影像资料中,当地群众几乎全是“蘑菇头”发型,头发长了用砍刀把头发绞断。后来,边防官兵成了群众的义务“理发师”。“我们每一个民警都会理发,都给老百姓理过发。”杨荣说,如今,独龙族群众的发型也丰富了。

  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千百年来,独龙族民众生活贫困。2006年,派出所在独龙江建起了第一个蔬菜大棚。试种成功后,边防官兵向当地群众手把手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目前,全乡已推广建立50多个蔬菜大棚。发展生产、捐资助学、结对帮扶……扶贫,成为了派出所重要工作。

  今年1月1日,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原独龙江边防派出所改为独龙江边境派出所,边防官兵脱下军装,穿上了警服。“机构、制服变了,但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永远不变。”李小军说。

文章关键词:独龙江乡 云南贡山 派出所民警 1983年 禁毒防艾 贡山县 警民 派出所所长 边防官兵 独龙族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直过民族”再越贫困大山

    一个秋日的清晨,记者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城出发,翻越连绵陡峻的高黎贡山,中午时分,抵达“原始秘境”——独龙江乡。2018年,独龙江乡建成了400千瓦柴油发电及200千瓦储能系统,实现水电、柴发、储能多能互补的微型智能电网,为独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 【脱贫攻坚万里行】 独龙族人爱上“甜蜜的事业”

    吃罢早餐,离开贡山县城,翻越连绵陡峻的高黎贡山,下午两点左右抵达大西南“原始秘境”——独龙江乡。”受珠海何伯团队指派、负责独龙江乡养蜂培训的技术员李文松说,独龙江一带曾长期与外界隔绝,蜜蜂是独有种群。

  • 【新春走基层】探访独龙族最后一批文面女:“生活好了,舍不得离开”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孔干小组5号安居房里,云南网媒“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一行见到了已经92岁的纹面女肯国芳老人。随着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的贯通,现在冬天再来独龙江,无论是开车还是坐客运班车,都能顺利地进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三区三州”:脱贫“利器”显威力

    该县地处帕米尔高原,昆仑山环抱,因偏远、自然条件贫瘠,成为新疆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2019年,他牵头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带领6户贫困村民一起经营牧家乐,合作社里的贫困户每月都有了稳定收入。

  • 王战荣的“草果园农家乐”

    1月14日中午,在一间别致的竹楼小院内,院子主人王战荣正忙碌地迎接着客人。王战荣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村民,从部队退伍的他也是村里的武装干事。王战荣的“草果园农家乐”  独龙江乡地处滇藏交界处,是独龙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

  • 【新春走基层 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从最后一个到第一个 两部手机看独龙江的变迁

    清晨的独龙江乡静谧清幽,只有群山之间缭绕的雾气和远处雪山之上的旭日,预示着新一天的到来。从此独龙族人民用上了4G手机,使独龙族成为全国第一个整族使用4G通信的民族,也成为第一个整族进入4G时代的民族,实现了从“最后一个”到“第一个”的转变。

  • “你干了,路就在脚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高德荣儿时的梦想和所有被高黎贡山挡在峡谷深处的独龙族孩子一样:吃得饱、有衣穿,走出大山。获奖后,回到独龙江乡的高德荣,又开始起早贪黑,跑工地、进农家,奔忙在峡谷山水间。

  • 太阳照耀“人类童年”——新时代直过民族脱贫攻坚纪事

    题:太阳照耀“人类童年”——新时代直过民族脱贫攻坚纪事 穿越高黎贡山的独龙江公路让独龙江乡彻底告别了大雪封山的束缚,迈上了跨越发展的轨道(9月1日无人机拍摄)。

  • 让每个乡村通上公路,中国为什么能?

    (新华社记者刘坤 摄)  2013年7月23日,施工人员在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南史务村实施村庄街道路面硬化工程。(新华社记者江文耀 摄)  2016年4月28日,汽车沿着新藏公路班公湖畔的公路穿行,湖边依然隐约可见曾经崎岖泥泞的旧路。

  • 七彩云南的历史性跨越

    ……”  乡党委书记余金成激动地念完总书记的信,他周围挤得满满当当的独龙族同胞忘情地欢呼起来。总书记的回信,是党的领袖对云南各族人民最深情的牵挂,是“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庄严承诺最可贵的见证。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