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愿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写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
新华社评论员
音乐厅内,清脆童声唱响《我爱你中国》;航天城里,数十名小学生与航天员围绕航天梦亲密互动;网络空间上,众多青少年以微视频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的巨大变迁……“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也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进无数幼小的心灵。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也是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国梦的接力长跑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造就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之情,就要引导他们从小热爱党、拥护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时刻准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奋斗。只有实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艰苦奋斗,70年沧桑巨变,涌现无数英雄人物,产生大量感人肺腑的故事,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优质资源。“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孩子们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爱国奋斗的故事,讲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何来之不易,讲明白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小树立爱国报国的远大理想,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
爱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情怀,尤其需要细水长流的熏陶、耳濡目染的引导。近年来,各地开展仪式教育、主题阅读、绘画歌咏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实践表明,尊重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教育才能有实效、见长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在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上下功夫,在提高内容质量、教育实效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少年当立凌云志,建功立业会有时。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滋养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一株株向阳生长的幼苗,必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
9月1日,全国多地中小学校、幼儿园正式开学,孩子们终于见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共同登上又一段崭新的成长阶梯。他希望孩子们都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要有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9月1日,全国多地中小学校、幼儿园正式开学,孩子们终于见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共同登上又一段崭新的成长阶梯。从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温暖寄语到一封封给孩子们的暖心回信,都寄托着他的无限关怀和殷切期待。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题:“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工作纪实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今年是中国和智利建交50周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北京市第一〇九中学小学实验部全体学生给智利总统“皮涅拉爷爷”写了信。随信附上的视频里,高年级学生用流利的西班牙语讲述了自己和智利的故事,年纪更小的孩子则用画画和书法传达出中智友好和共克时艰的信心。
为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中国关工委和新华社中国搜索日前共同举办“学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线上答题活动。参赛人员通过下载中国搜索研发的“花漾搜索”APP,进入“学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专区参与答题。
4月25日,齐齐哈尔第一医院紧急选派126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奔赴牡丹江,支援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性疫情救治工作。于铁夫在牡丹江支援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5月6日摄)。
(原标题:再遇为自己挡刀的患者家属,陶勇医生笑了,网友却看哭了……) △田女士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上,伤及筋骨的伤痕至今仍清晰可见。” 陶医生和田女士两只伤痕累累的手,让许多网友动容,他们期望着,善良的人能被温柔对待。
此次活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邀请公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在线参观最高人民法院、沈家本故居,收看北京互联网法院庭审直播、普法动漫,参与在线答题,与法官线上面对面交流互动,普及法律知识。与VR虚拟场景同步上线的,还有依法战“疫”系列普法动漫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普法动漫。
由邹媛和同事们制作的原创绘本《与众不同的朋友》导读折页(受访者供图)戴上助听器时,邹媛总觉得自己像个“怪物”,又加上坐在前排,“好像大家上课没在看黑板,都在看‘怪物’。
景甜陈妍希王一博岳云鹏等晒童年照庆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