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医保局表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三步走的思路。 30个城市开始试点,意味着传统的付费方式将逐步被DRG付费方式代替,医保基金的支付管理将更加规范和严格。
传统的付费方式,按单病种付费,被认为导致过度医疗、大处方,亟须改革。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任王宗凡说 ,因为价格的扭曲,有收入分配的这方面的扭曲使得医生往往有动力去增加服务,增加用药,增加检查。实际上它的临床路径里面有很多成本是不必要的。
传统单病种付费,也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一旦遇到复杂病例,医疗机构为了不超出付费标准,就可能出现转移住院费用的情况,否则就会出现,越治疗疑难病例,越赔钱的尴尬局面。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任王宗凡说 ,这个病种治疗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费用可能超出了我们预先确定这样一个病种支付标准的时候,那么医院就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想办法来转移费用。
目前我国医保支付的重心主要是在住院费用,按单病种付费不能做到对疾病的全覆盖,而DRG付费方式可以基本实现住院疾病全覆盖。
DRG按病组付费,会给百姓、医疗机构、医保基金都带来什么好处呢?对患者而言,住院时就清楚治疗疾病可能花多少钱,钱花的更加明白。DRG按病组付费作为一种管理方式,从付费前端开始规范诊疗行为,有助于医院控制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撬动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任王宗凡说,通过医院之间的比较,给它一个内在的动力,加上医保现在支付就直接涉及到他的收入了,它就有更大的动力来优化。如果医疗服务能够优化提升效率,那么医疗成本相对就低,那么对医保来讲,就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建立多元复合医保支付体系
国家医保局指出,对不能采用DRG结算的病例,进一步推进依据大数据的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和按人头付费工作,建立多元复合医保支付体系。专家认为,一些慢病比较适合按人头付费,精神疾病等适合按日付费等。未来,这些付费方式将共同存在,可以弥补各种付费方式的不足,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医保基金效率和质量。
医保基金是医疗保障工作的生命线,管好用好医保基金,对保障群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化对医保基金的全过程监督,保持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营造“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社会氛围,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今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全部41个城市已经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173家,其中上海市设有门诊的医疗机构已全部联网。
原标题:“4+7”带量采购扩围 推进医保目录谈判 按病种“打包”付费 李玲表示,从带量采购降价,到谈判降价,再到按病种付费的开启,降价、控费,收支两条线,已成为我国医改的重要方面。
从当前一些城市的探索情况来看,DRG结算对医保而言起到了控费的作用,对医保的信息化管理、医生的诊疗规范化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此前对多地试点的分析,杨燕绥表示,推行DRG付费,需要更多医院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充分竞争,结余留用,并有利于真正实现分级诊疗。
日前,国家医保局确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邯郸市等30个城市作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也称为DRG付费的国家试点城市,2020年模拟运行该付费方式,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
通知提到,以探索建立DRG,也就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体系为突破口,实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说,将来各个地方按病种付费的费用将会根据试点取得的数据因地制宜,保障医保资金运用的公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