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中原大地麦收刚刚结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中原粮仓”基础越夯越实,产业融合春色满园,美丽乡村宜居宜业,一个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迈进的传统农业大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主题展上,麦秸秆作画吸引了外国嘉宾的眼球。邓放 王铮摄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地处华夏之中的河南,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粮仓。
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社会稳定的“定海针”。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举足轻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强调,“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寄语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抓好粮食生产,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省委、省政府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筑牢“中原粮仓”。
这几天,丰收的小麦让夏邑县田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献海“累并快乐着”。“今年优质小麦‘新麦26’亩产1300多斤,粮食企业加价收购,一斤高出1毛多,又是一个丰产丰收年!”李献海说,他经营土地1500多亩,由于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优质小麦旱涝保收,近年来产量不断提升。
如今,像李献海一样的种粮大户,在实现土里生“金”的同时,带动越来越多农户共同筑牢“中原粮仓”。我省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者。
同时,我省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抓手,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粮食安全与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持续发力,绿色食品业转型发展蹄疾步稳。我省优质专用小麦已发展到1204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花生面积发展到2200万亩,高油、高油酸花生占比超过50%,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依托小麦、花生等优质丰富原料,引进茅台、益海嘉里、鲁花、君乐宝等一批知名食品龙头企业,带动绿色食品业调结构、扩产能、提效益。截至去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250家,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表示,围绕粮食做出大文章,河南从“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到“大战略”,正有力推动着乡村振兴。
补齐发展短板美丽乡村宜居宜业
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碧水绕村庄,天空呈蔚蓝;垃圾分类收,村有保洁员;村村通宽带,自来水安全。”6月21日,一位返乡创业的兰考人,这样描述家乡人居环境的改善。
现在,兰考县实现了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箱、乡有中转站、县有处理设施,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市场化保洁,建立起“户投放、保洁员收集、保洁公司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村内村外保洁全覆盖。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辿村几年前还是个贫困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成为鹤壁美丽乡村示范带上的一颗“明珠”。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乡村,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试点。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汤阴县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深有感触。近年来,向阳庄村铺设下水道、装上天然气、硬化了道路,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我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省财政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按1000万元、中心村(特色村)按300万元标准以奖代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2018年,我省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建设起一批“美丽小镇”“四美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和“五美庭院”(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
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四美乡村”2943个、“美丽小镇”185个,涌现出了以林州市、新乡市唐庄镇、信阳市郝堂村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振兴的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多渠道助农增收农民腰包“鼓”起来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行走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村中道路宽阔整洁,别墅建得错落有致,学校、医院、工厂、商业街、酒店应有尽有。57岁的村民李玉星高兴地说:“村里能发展这么好,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
不仅仅有“领头羊”的带动,我省还大力“引凤还巢”,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展身手。6月20日,在平舆县归源农业合作社里,桃、葡萄、香瓜硕果累累,丝瓜、茄子、扁豆青翠欲滴。马海瑞是这家农业合作社的创办者,也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在平舆县,像马海瑞一样返乡创业的超过2万人。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下,河南走出去的“民工潮”正在变成引回来的“创业潮”,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目前,全省返乡创业累计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有3875名返乡创业人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干部,成了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位于豫西深山区的卢氏县,青山绿水间、蓝天白云下,一个个新建小区、一栋栋楼房、一座座房屋成了搬迁群众告别贫困的新家园。卢氏县通过易地搬迁,在每个搬迁安置点至少建设一处产业基地或扶贫车间,搬迁后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明两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表示,今年我省确保高质量实现14个贫困县摘帽、1000个左右的贫困村退出、65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同时,还要巩固脱贫成果,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衔接。
当前,正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河南,农业正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让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轨,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的活跃也让农民从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变。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一幅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当地农商银行“扶贫小额信贷+脱贫致富贷”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仅靠卖驼奶每月就能挣10万元。截至11月底,新疆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发放“脱贫致富贷”近7500万元,惠及12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近日,贵州宣布紫云县、纳雍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清零”不“清责”,越是“平流无石处”,广大党员干部越要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脱贫攻坚工作,踢好脱贫“冲线”临门一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1月25日,记者走进贺兰县常信乡宁夏丰植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花卉产业园,只见大棚里栽种着各种颜色的蝴蝶兰,工人们正在浇水、锄草,整个花棚里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此,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保证。
苏家塘距县城9.6公里,是江西省横峰县姚家乡的一个耕读小村,村如其名,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苏。苏家塘村利用秀美乡村建设成果、乡村生态资源,搭乘乡村振兴战略快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农村经济新业态,不断增强着秀美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昨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2020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我省有20人入选。“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是文化和旅游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决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人才工程,是乡村文化和旅游人才领域最高荣誉。
由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技术支撑,共同制定的《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近日由市政府正式印发。下一步郑州市将根据前期“美丽乡村旅游带”和“美丽乡村组团”的谋划布局,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 压油沟村位于山东省兰陵县西北部的山区,受地理环境影响,这里长期交通闭塞,农业生产落后,贫困发生率较高。